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人物 文化 简讯 我的非洲故事 经济 高端访谈、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金砖峰会正式设立金砖银行
-就业难下的新选择——自主创业
-李克强访问非洲四国
-中国-坦桑尼亚建交50周年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文化传通网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与非洲
 
撒哈拉的过眼烟云
更新日期: 10 15, 2014 来源: 华夏地理杂志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撰文:查尔斯 ·鲍登 Charles Bowden ,致力于撰写沙漠题材的文章和书籍。

摄影:乔治 · 斯坦梅茨 George Steinmetz ,乔治·斯坦梅茨驾驶着他到利比亚后组装的动力滑翔伞,为本文提供了航拍照片。

翻译:王丽蕊

 

撒哈拉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座只有沙丘和蓝天的永恒炼狱。我们被大漠风光弄得目眩神迷,却没留意它蕴藏的宏大人类历史。往昔的岁月在此留存,由黄沙、岩石、热浪和干燥的大风述说。它在我们耳边低语,讲述往复无常的气候和人类文明的进退。

戴维·马丁利领导着一支学者团队从事“沙漠迁移项目” ,这项工作能将我们带回史前时代。他们是一群时间旅行者,开创了一种审视这片沙漠的全新方式。

在利比亚西南部,一片名为费赞的地区就是撒哈拉搏动的心脏。此地无路可通,充斥着沙海、干涸河道、山岳、高原、绿洲和神秘感。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间,估计曾有10万人在这里过着农耕生活并繁衍壮大,而当地的年降雨量通常不过几厘米,甚至多年滴雨不落。

“这么多人口, ”马丁利说, “对于撒哈拉中央极端干旱的地域而言已经极为难得。 ”

马丁利是莱斯特大学的考古学家,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沙漠上。

在费赞,大多数人眼里只见到一片荒漠,而有些人却看到了净土。

马丁利的研究工作一路推进到了奥巴里沙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里分布着许多拥有宝石般色泽的小湖,有些是紫色,有些是橙色——是矿物质和藻类的杰作。干涸紧缩的湖水暗示着往日的地下水位比现在高。尽管很难想象,但在大约20万年前,雨水充沛之时,这里的确有一个面积与英格兰相当的波光粼粼的广阔湖泊——大费赞湖。古老的河道也表明,沙漠中央地带曾有河水经过。

长久以来,气候变化就像撒哈拉的一个开关。旱季时,湖泊缩小,地面仅余下零星植被。随后雨季来临,湖水满溢,部分地区会变成稀树草原。当地的人类社会也曾迅速扩张,如同久旱逢甘霖的植物。每逢多雨时期,人群便繁盛,而当干旱回归,社区就会缩小,甚至土崩瓦解。

 

 

乍看之下,撒哈拉仿佛一道屏障,将非洲割裂成两部分。但对于在利比亚生活了千百年的居民来说,它却是一条走廊。黄金、象牙和奴隶通过它从非洲南部运往北部;来自地中海的橄榄油、葡萄酒、玻璃制品则经此运往南部。撒哈拉走廊甚至还可能是我们的祖先离开东非,向世界其他各地开枝散叶时走过的路线之一。很长时间以来,学者都认为早期人类走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到达欧亚大陆的路线,是先沿尼罗河北上,接着要么穿过西奈半岛,要么渡过红海。如今他们正在探讨另一种观点:费赞也许曾是人口迁移长路的一部分,现代人种经由这里到达地中海沿岸,然后穿越西奈。也许人类的祖先正是从东非大裂谷走过这片沙之海,一路走进我们今天的生活的。

加拉曼特文明覆灭1500年后,利比亚政府又开始兴建“大人工河”工程,要以一系列巨型导水管开采撒哈拉沙漠埋藏的古老地下水,让沙漠重获繁荣。抽取的水来自几万年的沉积,都是历次湿润期留下的。受到抽取的影响,地下水位已经开始下降。这项工程预计只可持续50到100年,对于撒哈拉来说,那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显然,费赞历史的最后一章还有待续写。

 

每日要闻 更多
-在南非遭遇交通事故受伤的部分中国游客回国
-用数字化技术抢救东巴文化古籍
-加强合作,共同保护文化遗产
-中国驻南非使馆举行国庆65周年招待会
-中国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将在塞内加尔开播
 
人物 更多
-与狮共舞——非洲草原上保护野生动物的中国人
-葡萄酒杯中窥人生
-交流带来合作
-非洲的星空—— 一个中国人眼中的多彩苏丹
-交流之路,越走越宽
 
高端访谈、专访 更多
-张德江委员长访非访俄将传递重要信息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答记者问
-陈众议:守护中文,守护“中国梦”
-潘鲁生:如何加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
-南非驻华大使:金砖国家有望合作构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卢沙野:金砖国家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