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人物 文化 简讯 我的非洲故事 经济 高端访谈、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共建金砖银行成金砖峰会焦点
-新经济时代
-中非人文交流合作,战略性选择
-为文化喝彩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文化传通网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与非洲> 文化
 
读别人的故事,寻找自己的中国
更新日期: 04 27, 2012 来源: 《中国与非洲》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乔天碧

“如果你爱他,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风靡中国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A Native Of Beijing In New York)中的台词。九十年代初,中国人的出国热潮正由高端人群向普通百姓席卷。许多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美国梦”。这部反映普通中国人在美国生存状况的电视剧,并没有平息这一国热潮,反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过,近二十年过去了,人们发现中国似乎也成了一个无论是天堂或地狱都让人跃跃欲试要闯荡一番的国度。对于那些在国外求学工作的中国人如此,对于外国人也是如此。正如一位美国人所言:“八十年代,中国人跑到美国去寻求发展;现在该是美国人到中国来的时候了,因为这里到处都是机会。”的确,日本、美国、韩国是中国外来就业者的最大输出国。

如今,在上海、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已经形成了外国人的聚居区。在北京,常住的外国人超过二十万人,在被“韩国村”的社区就居住着三千余户韩国家庭。即使是在一些偏远的城镇,“外国人”也不再让人大惊小怪了。

那么,对于外国人来说,中国究竟是怎样的呢?是不是完全可以用“中国”去替换那句台词中的“纽约”呢?

2008年起,新世界出版社用三年时间推出了一套“In China”系列可能会让人们找到答案。这三部书共讲述了五十九位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大多有在中国生活十余年的经历,多的有五十二年,也有几位刚来中国一年。“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把中国当做自己的家,中国人也不把他们当外人。他们在这里活得很滋润,与周围的人相处得很愉快。他们的经历不尽相思,但他们的幸福感差不多。”

这套书在人物的选择上,与目前在华外国人的状况很贴合。在八九十年代,人们对于在华的外国人的评价是“三高”:高职务、高薪水、高端职业,游离于普通中国人生活之外。而今,来华的外国人,平凡的人,做平凡的事,过平常的生活的多了。他们和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中,甚至在中国娶妻生子。书中那些初到中国靠蹭饭吃过日子,每月50元人民币零花钱的故事,读来很温暖,贴心。

在中国生活了五年的Eric Abrahamsen说北京“虽然有点乱、有点脏,春天风沙比较大,但是是个有朝气的城市。人人都有想法、有目标、有计划。不像美国有些地方,风景很美,建设得很完善,人太舒服了,没有目标也就没动力了。追求永远比拥有更有活力”。原来,“中国”既非天堂,亦非地狱,它是充满活力的凡尘,在中国生活并非个个都能大发横财,但足以过得有滋有味。

这三部书的名字为Living in China, Dreaming Big in China, Embracing Destiny in China,象征了在中国生活的三个境界。

人们到一个地方,最终可能只是源于偶然。利比里亚的Uwechue Emmanuel曾经是一名工程师,他到中国只是因为一个中国朋友的一句话:“你这种声线很少见的,在中国可能会大受欢迎。”埃及的 Hussein Ismail去中国是因为伊斯兰教《圣训》中的:‘寻找知识,哪怕远在中国。’书中还有不少人是因为中餐、武术、李小龙来中国看看的。

来自贝宁的Maurice Gountin偶然获得了一个去中国的机会,他计划“坚持三个月差不多就该回去了”。然而,他在中国读完了大学,读研究生,直到获得博士学位,他在中国已经生活了十年。他说:“中国的语言特别奥妙,好像魔术,我是在难以想象世界另外一个地方会有人用这样一种表达方式来交流。” 许多中国人相信,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插肩而过。在一个地方长期驻留,舍不得离开,源自跨越时空,无法割舍的缘分。

中国与你是否有命中注定的缘分呢?读过这些故事,放下书,开始发现的旅程吧。

 

每日要闻 更多
-2013年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本周开幕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演出在南非约堡受到观众热捧
-国际社会向纵容非法象牙贸易的国家施压
-南非开普敦举办夏季集市
-中非渔业联盟在京成立
 
人物 更多
-交流带来合作
-非洲的星空—— 一个中国人眼中的多彩苏丹
-交流之路,越走越宽
-艺术家阿空噶·乔纳斯·西奥多
-一位刚果(金)留学生的中国情结
 
高端访谈、专访 更多
-潘鲁生委员:如何加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
-南非驻华大使:金砖国家有望合作构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卢沙野:金砖国家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艾平:中非党际交流面临挑战和机遇
-推进中非友好关系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