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传2400多年前的一天,在中国黄河流域的虢国,人们正在为刚刚死去的太子准备葬礼,这时,一位名叫扁鹊的名医和他的弟子恰好路过,他详细地询问了太子的病情后,竟然给出了一个惊人的回答:“太子没有死,我可以救活他。”众人瞠目结舌,扁鹊却胸有成竹地让弟子为他取出石针,经过一番诊治后,太子竟然苏醒了过来!扁鹊由此被称为“神医”。
扁鹊所用的治疗方法就是今天所说的“针灸”中的针法,虽然今天针灸所用的“针”已经由最初的石针变为多由不锈钢和其他金属所制,但是治病的原理却是相通的:那就是通过刺激人体某些特殊的部位(穴位)来刺激和调节人体机能,达到治病的目的。除了针法之外,针灸学还包含另一种治疗方法就是灸法,这是一种通过烤热、温敷等手段来刺激人体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
作为中国古老而神奇的一种医学手段,针灸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对许多疑难杂症都有显著疗效,尤其是对于一些疼痛性疾病,如腰疼、腿疼、风湿性关节炎等或是功能障碍性疾病,比如偏瘫、面瘫等都有很好的疗效,数千年来深受人们的欢迎,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今天的中国,很多大大小小的医院、医疗机构都设有针灸科,一些大医院的针灸科总是人满为患,要挂到知名专家的号必须早早预约,另外,针灸的治疗范围也不断扩大,针灸减肥、针灸美容、针灸治疗近视近些年来也成为很多医院的常规治疗项目,在这些方面的疾病治疗上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

针灸不仅是中国的宝贵遗产,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早在公元六世纪,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朝鲜等国家,并在那里开花结果,繁衍出一些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到目前为止,针灸已经传播到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重大的作用。2010年,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中国向非洲国家派出了大量的医疗队伍,其中很多都是精通针灸的中医师,他们用针灸方法在非洲治愈了大量病人,受到了当地人广泛的赞誉和认可。与此同时,很多非洲国家的青年学生也专程来到中国学习针灸,1973年来华学习针灸的几内亚人赛古-卡马拉(Segu Kamala)就是其中之一。回国以后,成为几内亚第一个针灸医生的卡马拉努力推广针灸疗法, 最终使这门古老的中国艺术在这个遥远的非洲国家生根发芽。2000年,几内亚科纳克里大学(Conakry University )医学院将针灸康复列为学生的必修课,卡马拉担任针灸康复系主任。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卡马拉这样说道:“针灸便宜、方便、安全,没有毒副作用,已经给不少生活在痛苦中的几内亚病人到来新的希望,这方面,针灸作出的贡献不可低估”。
不仅在几内亚,在很多非洲国家,针灸都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2000年,南非政府通过法律程序确认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中药的合法地位,针灸在南非由此获得了迅速发展。2012年3月在南非开普敦举办的“首届中非中医药国际合作与发展论坛”上,南非中医针灸学会会长易卜拉欣·马哈茂德(Ibrahim Mahmoud)表示,传统中医在非洲前景看好,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医和针灸在非洲一定会得到更多人的了解、认识和接受。相信这个愿望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