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技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在世界各地,人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骑自行车的青年会在兴高采烈时放开车把、表演大撒把的游戏;孩子喜欢爬到大人的肩上、脖子上炫耀自己的胆量和平衡能力,他们喜欢放着大路不走而跑到墙头或者狭窄的路沿战战兢兢地走“猫步”…这些,可以说都是人类天性中的杂技意识。
已有3600多年历史的中国杂技艺术,以其绚丽多彩而又古朴大方的特点,在世界杂技之林中独树一帜。中国杂技的很多节目都是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的提炼和艺术化,这从大量运用生活用具和劳动工具,如碗、盘、坛、鞭、绳、梯、桌、椅、伞、帽等等为道具就可以看得出来。
中国杂技以其“高、难、惊、险”的表演特色在国际上屡获大奖,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国外杂技更注重观赏性和调动观众情绪相比,中国杂技演出赢来的往往只有掌声而缺少笑声。
2005年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杂技演出团体走向市场,中国杂技有了新创意。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力力说:“杂技虽然是传统艺术门类,但是跟京剧和昆曲相比又不是那么绝对的传统,容易受其他艺术的影响,比如音乐、舞蹈、戏剧还有电影和电视元素。今天的杂技中,你能看见武术、芭蕾,就连声、光、电都是世界最先进的,比以前更加具有观赏性”。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林建介绍说,把不同杂技技巧融合在一起,构成复合式技巧节目,这也是目前中国杂技发展的新趋势,融合传统与现代风格的中国杂技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流派”。

很多外国朋友非常喜爱中国杂技,他们通过中国的杂技看到了什么呢?中国杂技协会副主席宁根福说:“外国人是在看一种文化,通过杂技了解中国,出于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关心,所以兴趣很高”。
作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形式,中国的杂技艺术不仅不断地走出国门,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河北吴桥是中国的杂技之乡,近些年来,每两年举办一届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China Wuqiao International Circus Festival)已经成为中国杂技艺术的盛会,每到举办之期,都会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爱好杂技的人们到此欢聚,举办的规模、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世界三大杂技节之一。
在以杂技为支柱产业的吴桥县,杂技教育也是其一大亮点。在这里,人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外国学员的身影。说起来吴桥学习杂技的初衷,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学员叶纳(Yeneneh Tesfaye)说道:“我非常喜欢这些杂技艺术,来吴桥学习,是因为这里是中国杂技的发祥地,而且这里有很多在我们国家以及别的许多国家所没有的杂技艺术。学成之后我也要登上国际舞台表演呢!”在叶纳留学的吴桥杂技艺术学校还有很多这样的留学生,自2002年9月份开始接收第一批来自坦桑尼亚的留学生以来,这所学校至今已为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培养了大量杂技艺术人才。很多学员学成回国后成为本国杂技明星,有的在世界各大剧场巡回演出,还有的回国自己办起了杂技团、杂技培训学校……通过中国杂技这种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并不断创新的艺术形式,这些外国友人也加入到中国杂技传承者的队伍中来,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