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小琴
“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是双向的,中国电视剧走进非洲,增进了非洲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加强了中非之间的友谊;同时,我们也正努力从文化层面帮助坦桑尼亚人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刘东 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文化参赞刘东
就在中国观众暂别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婆媳剧后,斯瓦斯里语配音版的《媳妇的美好时代》却在非洲迎来了其美好时代。 3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坦桑尼亚期间,称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的热播让坦桑尼亚人民了解到了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
《媳妇的美好时代》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翻译制作的一系列面向海外发行的中国电视剧中的一部。这部戏在坦桑尼亚被改名为《豆豆和她的婆婆》,掀起收视高潮。随后又先后在肯尼亚、乌干达等非洲国家热播。
把中国影视剧翻译成斯瓦西里语引进到坦桑尼亚播放,是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文化参赞刘东一手促成的。在接受《中国与非洲》记者采访时,他说道:“中国电视剧走进非洲,增进了非洲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加强了中非之间的友谊。”
中国影视剧来了
其实,中国电视剧走进非洲并非偶然。中国电视剧走出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时候主要集中在和中国文化和生活习惯有着诸多相似点的东南亚等国家。 1993年,中国热播的电视剧《渴望》在越南曾经造成了万人空巷的局面,受到狂热的追捧。
“《媳妇的美好时代》是第一次将中国的电视剧以非洲本土语言翻译配音后输出非洲的电视剧。”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斯瓦西里语的记者谢意告诉《中国与非洲》,作为一名学习斯瓦西里语数年的中国年轻人,他参与了整部剧的配音工作,并为剧中的角色杨树配音。
刘东在坦桑尼亚已经常驻了三年多的时间,在媳妇的美好时代上映之后,当地人告诉他,他们不仅看得懂这部电视剧,而且十分喜欢。因为这些家长里短的故事在非洲同样每天都在上演,而且由于他们很多人都是穆斯林,允许一夫多妻制,所以有时候矛盾更为复杂。
既《媳妇的美好时代》后,中国开始增加对亚非拉地区发行影视作品的数量。目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与亚非拉地区的 24个国家的30个主流媒体签订了35个合作协议,它们将在两年内累计播出近5000小时的中国影视节目。预计覆盖非洲地区英语人口4亿、法语人口3.4亿、阿拉伯语人口3亿、斯瓦希里语人口1亿、豪萨语人口1亿、葡萄牙语人口2.1亿、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影视剧已经开始在非洲迎来了自己的美好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