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人物 文化 简讯 我的非洲故事 经济 高端访谈、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共建金砖银行成金砖峰会焦点
-新经济时代
-中非人文交流合作,战略性选择
-为文化喝彩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文化传通网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与非洲> 封面故事
 
一个中国总理与非洲
更新日期: 03 19, 2008 来源: 作者:王喆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王喆
    上世纪60年代中,周恩来总理出访非洲十国,开启了中非长久友谊与合作的新时代。马里的依萨家里传下来一张周恩来访非的图片。他祖父当时就在欢迎的人群中。祖父生前对周恩来充满爱慕与崇敬。受祖父的影响,依萨脑海里的周恩来是一位和蔼、善良、可亲、可敬的人。“至今,马里人民仍在深深怀念周恩来。” 依萨说

林巧珍是中海外(COVEC)驻马里办事处的会计。2005年,她曾在非洲同事依萨的家里,看到一幅周恩来与马里人民在一起的照片挂在墙上。当时的她,除了感到亲切,还感到好奇,就问为什么会在家里挂这么一张图?依萨说:"这是家里传下来的。祖父告诉过他们,那是1964年中国的总理周恩来访问马里时的一个精彩瞬间。祖父当时就在欢迎的人群中。祖父生前对周恩来充满爱慕与崇敬。"受祖父的影响下,依萨脑海里的周恩来是一位和蔼、善良、可亲、可敬的人。"至今,马里人民仍在深深怀念周恩来。" 依萨说。

真诚产生友谊

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应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今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加纳、马里、几内亚、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非洲10国的邀请,对这些国家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次访问非洲。

出访加纳前几天,该国突发未遂政变,加纳总统恩克鲁玛遇刺受伤,其首都阿克拉笼罩在危险、不安的气氛中。代表团不少同志从周恩来安全考虑,建议取消或推迟访问。但周恩来坚持按原定计划如期访加。他说:"我们不能因为人家遇到了意外困难就取消访问,这样做是对人家不尊重、不支持。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们更是要去,这叫患难见真知。至于外交仪式,可以打破通常的礼宾惯例。"恩克鲁玛总统本来决定要到机场迎送周恩来,但周恩来考虑到他的安全与健康,建议取消机场迎送仪式,预定在国家宫举行的会谈、宴会和其他重要活动改在恩克鲁玛居住的城堡举行。周恩来把安全留给东道主,处处为东道主着想的做法,深深打动了恩克鲁玛总统。他发自内心地对周恩来说:"你是加纳人民最好的朋友。"

那次出访,周恩来用了50多天的时间,走访了10个非洲国家。他在访问中所展示的完全尊重与坚决支持非洲国家维护本国的独立、主权和内政的正义立场,感动了所有受访国家。在非洲一时兴起了一股"周恩来热"和"中国热"。许多非洲人喜爱和信任周恩来,把周恩来看作是新中国的化身和标志。以至于他们自己对中国都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前驻纳米比亚和肯尼亚大使安永玉对《中国与非洲》说:"就在这次访问后,周恩来提出了发展中国同非洲国家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原则,奠定了中国同非洲国家之间互相尊重、完全平等、互利合作、真诚相待、友好相处、相互支持新型关系的基础。中国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在不同阶段制定的正确的对非政策,都是周恩来原则的继续。"

周恩来提出的处理同非洲国家的正确原则之所以深得非洲国家人心,主要原因是:

——突出了各国在国格上一律平等、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各国互相尊重、互利合作、和平共处等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要素。

——强调大国必须尊重和维护中小国家的独立自主地位和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及决定本国内外政策的权利。在东西方两大集团对抗的格局下,尤其强调要尊重中小国家奉行和平、中立、不结盟政策。

——强调中国对非援助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不附加任何条件与特权,援助的目的是帮助受援国提高自力更生、独立发展的能力,而不是造成它们对中国的依赖。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殖民地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摆脱了殖民统治。新生的非洲国家都面临着巩固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振兴文化教育的艰巨任务。新中国在历史上与非洲国家经历了同样悲惨的遭遇,最理解非洲人民的痛苦和需求,毫不犹豫地高举反帝、反殖民主义的大旗,对非洲人民的处境表示同情,以诚相见,在政治和道义上给予了坚定的支持,在物质上,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赢得了广大非洲国家和人民的信任和赞誉。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纷纷取得独立的非洲国家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以1956年5月中国和埃及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为起始,截至到2007年12月,中国与马拉维建立外交关系,非洲53个国家中,已经有49个国家与中国建交。

独特领袖魅力

周恩来出访非洲10国时,突尼斯和埃塞俄比亚尚未同中国建交。他们出于对周恩来的仰慕而发出邀请。但双方缺乏沟通与了解,造成突尼斯总统布尔吉巴对中国的误解。双方在会谈中分歧较大。布甚至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有所批评。他直言不讳地对周恩来说:"你们跟印度发生冲突,谴责铁托和赫鲁晓夫,还想让我们与西方国家为敌……你们这种做法在非洲是不受欢迎的。"但周恩来认为他这样说是出于误解而无恶意,对于布说的那些不中听的话,周恩来不但不介意,还对他的直言不讳予以肯定,说:"你对我们毫无保留地有话直说,是真正的朋友。你的话有助于我们了解情况。"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真知灼见深深打动了布尔吉巴总统,他对周恩来说:"我赞成你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我们还是要反帝、反殖。突尼斯需要伟大的朋友,你就是我们的伟大朋友。我们一定要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第二天,突尼斯政府就宣布同中国建交。这是周恩来此次非洲之行的一个重大的意外收获。

埃塞俄比亚的情况比突尼斯还要棘手。埃塞皇帝塞拉西一世向周恩来发出邀请后,受到西方势力的压力,不得不向中国代表团提出自己不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接待周恩来来访。这是一种违反外交惯例和失礼的安排,引起中国代表团成员的不满。有人提出既然埃方失信失礼,应取消对埃的访问。但周恩来斟酌再三,对埃方的安排表示理解,还耐心地做代表团有关同志的工作。周恩来说:"要体谅埃方的困难,不要计较礼仪,要着眼于中埃和中非友谊的大局。"后来在会谈中,双方观点不大一致,周恩来既准确地阐明了中方的看法,又尊重对方的不同意见。会谈后,周恩来将他原定在宴会上的讲话稿交给塞拉西皇帝过目,并根据他的意见,不在宴会上念讲话稿,而另外发表以中埃、中非友谊为主旨的即席讲话。几年后,塞拉西一世皇帝顶住了种种压力,同中国建交,并在1971年10月25日投票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周恩来对任何人从不摆架子,无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还是一般工作人员、服务人员,他都平等相待,尊重有加。

周恩来访非的那个年代,非洲国家宾馆里的厨师、招待员等没有什么社会地位,被人看不起。达官贵人等对之更是不屑一顾。周恩来对他们却既亲近,又尊重,见到他们总要点头打招呼,表示感谢。在结束访问离开宾馆时,他都主动同他们握手道别。周恩来结束对加纳的访问离开阿克拉前夕,在下榻的国家宫专门为接待中国代表团的宾馆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举行了一个答谢宴会。周恩来向他们一一敬酒致谢。目睹这一场景的加纳官员说:"一个总理专门宴请宾馆招待人员,同他们碰杯致谢,是闻所未闻的奇事,中国总理太伟大了。"一个参加宴会的招待员感动得泪流满面,用发颤的手举杯说:"这是一个传奇故事,它将永远铭刻在加纳人和子孙后代的心中。"

合作之花盛开

中国前驻南非开普敦总领事陆苗耕认为,中非友好合作关系52年间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建立在周恩来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之上,中国几代领导人为中非关系发展呕心沥血,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实际、与时俱进的对非洲政策。中国在政治上一贯支持非洲国家的正义要求和合理主张,推动国际社会重视非洲的和平与发展,支持非洲国家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在经济上尽力向非洲国家提供帮助,尽管中国自身财力和物力有限,仍然在非洲援建了800多个项目,对促进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坦赞铁路

1967年9月5日,中国政府与坦桑尼亚政府和赞比亚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修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的协定。铁路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公里,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考察、设计并帮助坦、赞两国政府组织施工。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共发运各种设备材料100万吨,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5万多人次,牺牲64人。

1976年7月,坦赞铁路建成并通车。坦赞铁路的建成,大大促进了坦赞两国的城乡交流和经济发展.

坦赞铁路是中非友谊的一座丰碑,非洲人民亲切地称之为"自由之路"。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开国总统尼雷尔曾满怀深情地回顾说:"1965年我去中国访问时,谈到希望中国能帮助坦桑尼亚建一个纺织厂,当即得到中方的同意……我知道那时中国并不富裕,会谈中不好意思再提其他项目,可周恩来问我:除了纺织厂,还有没有别的?这时我才提到坦赞铁路。周听了后说:如果需要,我们就干!这个项目后来得到毛泽东主席的批准。当时西方说中国是在纸上谈兵,可事实上中国把它建成了!它是中国在国外最大的援助项目,这是我们的光荣!"

——向阿尔及利亚派出医疗队

1963年4月16日,中国政府派出的首支援外医疗队抵达阿尔及利亚,掀开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卫生合作的史篇。中国先后向47个非洲国家派出援外医疗队员1.5万多人次,共诊治患者约1.7亿人次。目前,中国在36个非洲国家派有援外医疗队员950余人。

非洲国家的人民群众就是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中国医生的无私奉献精神、高尚的医德医风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一批批中国医疗队员用辛勤汗水乃至生命在中国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之间架起友谊桥梁,被所在国政府和人民誉为"白衣使者"、"南南合作的典范"和"最受欢迎的人",有600多名队员获得有关国家颁发的总统勋章、骑士勋章等各种勋章。派出医疗队这种形式已经成为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长期合作的典范。

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方在论坛框架下加强了对非洲卫生人力资源的培训。培训的人员中包括传统医学、临床医学、疾病控制和农村卫生管理等方面的卫生技术及管理人员。

——中非第一条直达航线开通

1973年2月21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一架班机从亚的斯亚贝巴起飞,于22日下午顺利抵达上海虹桥机场,从而开启了埃塞俄比亚和中国之间的直接通航。这是中国与非洲之间的第一条直达航线,中埃通航在中非之间架起了一座空中友谊桥梁。

此前,在中国和埃塞俄比亚之间往来要绕道飞行,中途还要换乘飞机。中埃航线开通后,由亚的斯亚贝巴飞越阿拉伯海、南亚大陆,到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航程9000多公里,只需10小时左右,大大方便了中埃两国和亚非两大洲之间的友好往来。

——长沙与布拉柴维尔结成友好城市

1982年8月9日,湖南省长沙市与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这也是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的第一对友好城市。截至2007年底,中国已有28个省市与非洲各国结成了69对友好省市关系。中非地方政府交流与合作是加深中非人民友好感情的重要纽带和渠道。通过不断巩固和加强中非友好城市、友好省份之间的关系,中非友谊延伸到基层,进入寻常百姓家庭。

 

 

每日要闻 更多
-2013年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本周开幕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演出在南非约堡受到观众热捧
-国际社会向纵容非法象牙贸易的国家施压
-中非渔业联盟在京成立
-尼日利亚文化周在京举行
 
人物 更多
-交流带来合作
-非洲的星空—— 一个中国人眼中的多彩苏丹
-交流之路,越走越宽
-艺术家阿空噶·乔纳斯·西奥多
-一位刚果(金)留学生的中国情结
 
高端访谈、专访 更多
-潘鲁生委员:如何加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
-南非驻华大使:金砖国家有望合作构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卢沙野:金砖国家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艾平:中非党际交流面临挑战和机遇
-推进中非友好关系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