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FRANÇAIS 北京周报
聚焦
范集湘:应出台法律细则规范破产公司职工安置
《中国与非洲》记者 倪延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总经理范集湘(摄影:王祥)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逐渐放缓,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政府工作报告》把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预期定为6.5%-7%。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去产能、调结构问题就显得愈发重要。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总经理范集湘看来,在国有企业去产能过程中,需要严明的法律来规范,以处理好公司和员工之间的关系。 

  “现在我们国家出台了《破产法》,但却没有《破产法》的实施细则和相关的执行流程法则,这就给公司破产带来困难。”范集湘说。 

  由于公司破产或去除过剩产能都要考虑到职工的安置问题,公司除了要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之外,还需要和工商、银行、银监会、以及当地政府沟通,以便妥善解决职工分流和安置问题,但范集湘认为,这种沟通并不顺畅。 

  “这就需要有一套法律上的系统安排,使司法部门和行政部门有很好的衔接,让破产企业的职工能够顺利回归社会。”范集湘说,“如果没有这套系统的安排,我觉得企业去产能、调结构中国难上加难,因为职工分流的压力太大。” 

  在这方面,范集湘有着切身体会。他的集团下面有一个电力建设公司,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130%,公司业务已经停顿已近五年,2000多名职工无事可做。“我们想申请破产重置,但在司法部门和行政部门衔接上,一直没有达成一致。所以,我们只能掏钱养着这一个没有任何业务的公司,直到现在,”范集湘说,“每年都就需要1亿多元。” 

  在范集湘看来,他的公司在解决破产问题上出台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但就是执行不了,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解决好外部问题。“我认为,必须有严明的法律界定职工和企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范集湘呼吁,社会各界,包括政府部门,一定要和司法部门进行有效衔接,形成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施去产能、调结构。“改革必定会涉及到利益减量,短期内会造成有些人的利益减少。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尽快出台法律,规范公司职工安置程序,以使公司去产能、调结构能够顺利开展。” 

    

相关文章:
链接: 中非合作论坛   |   中非合作网   |   中非民间商会   |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文化传通网   |   中国发展门户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   |   订阅   |    设置主页
版权所有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