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中国和尼日利亚建立外交关系45周年。自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取得长足发展。2005年中尼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更是将两国关系推至历史发展的新阶段。45年弹指一挥间,中尼关系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破浪前行,为不同政治制度、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发展稳定、互利、全面的友好关系作出了表率,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成为中非合作的典范之一。
45年来,中尼成为互信互助的朋友。双方尊重彼此发展道路,照顾彼此重大关切,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良好沟通、协调与合作。近年来两国政治互信更是不断深化。去年5月,习近平主席特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访尼并出席布哈里总统就职典礼。9月、12月,习主席与布哈里总统分别在美国纽约和南非约翰内斯堡会晤,就中尼各领域务实合作深入交换意见,为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45年来,中尼成为互利共赢的伙伴。中尼建交之时双边年贸易额只有1000万美元,许多合作领域都是空白。如今,尼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在非洲第一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场、第二大出口市场、第三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目的国。两国签署了《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贸易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等一系列经贸合作协定。2014年中尼双边贸易额达创纪录的181亿美元,是建交之初的180倍。截至2015年9月,中方在尼非金融直接投资累计达125.61亿美元。尼沿海铁路、南北铁路、蒙贝拉水电站等中资企业参与的“重量级”合作项目频频登上尼媒体重要版面,尼方积极评价中方为尼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展现了中国资本、技术与尼资源、市场的完美结合,谱写着中尼历久弥坚的共赢合作。
45年来,中尼成为文化交融的知音。建交后,随着两国教文合作和人员往来的日益扩大,文化交流合作亮点纷呈、繁花似锦。近年来,中尼人文交流更是快速发展。中尼互设文化中心,每年都有许多文化、学术团体互访,为两国人民增进彼此了解与认知开启了一扇扇大门。目前,中国已在尼设立2所孔子学院和4个汉语教学点,尼普通民众特别是尼青年一代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并有越来越多的尼国学生赴华求学深造,中尼友好的民间基础愈发坚实。日益频密的人文交流有力促进了中尼两国人民的相知相亲。
回首过往,中尼关系发展令人振奋;展望未来,两国携手合作前景广阔。习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宣布了对非“十大合作计划”和600亿美元资金支持,必将为中尼务实合作带来新机遇、提供新平台。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尼日利亚也在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国家目标而孜孜以求。新的一年里,让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主席提出的真实亲诚对非工作方针,秉持正确义利观,扎实推进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的落实,不断推动中尼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为中尼友谊续写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