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交往对中非关系至关重要 |
中国网 |
近日,津巴布韦《先驱报》发文指出,毫无疑问,得益于中国致力于帮助非洲解决实际问题的务实政策,中非关系达到历史最好时期。在中非政治关系稳步向前的同时,推进中非民间交往显得至关重要。
文章指出,中非之间务实合作为非洲各领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例如非洲已经开始部署工业化进程,随后就是具体的落实。但是,如果在中国将工业化项目带到非洲的时候,非洲人民对这个亚洲国家持有不同观点的话,就不是个好兆头。因此,中非必须提升现有的民间交往水平,以此增加中非人民之间的互相了解。“我们需要的是,加强民间交往项目,这样当我们正式开展我们设想的项目时,非洲人民已经准备好并且欢迎这些项目。”
文章表示,中国政府一直鼓励中非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有一些民间交往的项目。事实上,中非民间交往一直存在:中国向非洲派遣医生、维和人员、农业专家和商人,同时邀请一些媒体人士和政府官员到中国接受培训和研修。
文章指出,现在需要的是建立一个永久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中非人民可以接触并了解彼此生活。
文章以中非智库论坛为例,并且认为这个论坛为中非民间交往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据悉,中非智库论坛2011年成立于浙江师范大学,为中非智库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提供了平台。前四届论坛分别在杭州(2011),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2012),北京(2013)和南非茨瓦内(2015)举办。通过论坛,智库的观点可以将政府的政策变为行动纲领,并且能够取得具体的成就。
中国智库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根据亚洲研究所发布的题为《中国外交政策智库:角色转变和结构条件(2013)》的文章,智库在中国扮演者重要角色。“最终,中国智库越来越多的进入公众视野,并且成为媒体中专家分析的主要来源,因此其拥有的观众正逐渐增多,并且有可能为其成为政策发起人铺平了道路。”该研究所表示。
智库通常举办研讨会分析经济问题,找出经济问题的原因所在,并且提出相应的便于实施的解决方案。
中非智库论坛在过去几年中设法成为中非民间交往的重要方式。这个论坛将中非各个领域的专家汇聚一堂,爆发一场如何更好地提升中非关系、实施合作计划的头脑风暴。
为期两天的义乌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及非洲40多国的近400名智库领袖、学者、官员、媒体、企业家与会。
文章指出,毫无疑问,来自中非各个领域的企业家在论坛上的合作将为非洲工业化的顺利推进做出贡献。在中非智库论坛上的民间合作和观点分享如果能够延伸到其他领域,将有助于破解中非民间合作中的障碍。
文章表示,中非智库论坛的目标就是“建立对话平台、鼓励中非学者间的合作与交流”。这对促进双边合作至关重要,将使中非人民对推动中非合作做出积极贡献。中非学术上的交流将最终推动中非之间的经济和政治合作。
文章认为,中非各国在各个领域之间合作,为世界各国不同文化间的互相合作、相互共存提供了样板。目前,中非政府间合作关系非常紧密,是时候推动中非民间交往的爆发。而中非智库论坛上的民间交往为中非关系提升和工业化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
|
|||
版权所有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