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视角看G20 |
中国与非洲 2016-09-02 |
Casimir Kouadio在拉萨 |
“发出非洲的声音” - Casimir Djezou Kouadio, 科特迪瓦 |
这次的G20峰会是Casimir Djezou Kouadio参加的第一个高端国际盛事,这让这位38岁的科特迪瓦记者兴奋不已,同时也让他对出席峰会的非洲代表充满了期待。
“我希望这些非洲代表不仅仅是作为旁观者来聆听,”他在接受《中国与非洲》采访时表示,“我希望他们能抓住这个机会,代表非洲发言,宣传非洲。”
Kouadio 希望代表非盟出席G20峰会的乍得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乍得的角色非常特别,它要把那些困扰和阻碍非洲发展的问题提出来。”
在他看来,包容性是此次G20峰会的根本价值所在,邀请非洲国家出席也是迈出了正确的一步。“这意味着非洲需要重视这个峰会以及世界的发展。包容性发展意味着非洲可以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做出贡献。”
在峰会期间,他将关注那些非洲读者感兴趣的话题,即G20对非洲的影响。“我想重点关注贸易,以及G20如何能够帮助非洲国家发展,加强非洲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科特迪瓦出口许多原材料产品,但是少有在本国加工的产品。因此,他希望能够了解G20如何能够帮助科特迪瓦发展工业化:“我还关注G20如何能帮助我们建设橡胶和可可粉加工场,从而将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
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非洲国家能够参与其中,好让世界听到非洲各个地区的不同声音。
Liteboho Mahula 在中国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 |
“我也开始对发展中国家有了关注” - Liteboho Mahula, 莱索托 |
Liteboho Mahula是莱索托国家通讯社的一名编辑,但是在此之前,她对G20一点兴趣都没有。
她的理由很简单:“虽然我们的邻居南非是成员国,但是这个论坛其实跟非洲没有什么关系。无论是那些富裕国家,还是特别贫穷的国家,他们都有自己的问题、视角和理解水平。”
但是今年,39岁的Mahula特别激动,因为即将到来的新一届峰会将在中国举行,而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中国与非洲有着密切往来,中国宣布的许多目标都对非洲有所帮助。除此之外,Mahula还得到了采访峰会的机会,这也是她人生的第一次。
她与另外27位来自非洲国家的记者将以他们的非洲视角来对G20峰会进行报道。对Mahula来说,这也是她第一次有机会走出非洲。
“在这之前,我唯一的出国经历只有非洲的斯威士兰,到现在我都不敢相信自己可以亲眼见到这些大人物。我特别期待看到这样的大型峰会与我之前参与过的那些小型区域性活动的不同之处。”
Mahula和她的非洲同行正在前往峰会的举办城市杭州。他们此次的中国行是受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的邀请,参加一项媒体培训项目。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总部设于北京,是一家非盈利机构,主要工作是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相互理解与友好关系。
邀请非洲记者参与正好契合了本届峰会的主题——“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Mahula很喜欢这个主题,“G20集团这次提到了包容性,所以我也开始对发展中国家有了关注。”
Marthe Kamano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
“改变当前的国际趋势”
- Marthe Lucienne Kamano, 几内亚
|
31岁的Marthe Lucienne Kamano是来自几内亚的一家广播电台的记者,和她的很多同事一样,此次的杭州峰会也是她第一次有机会报道大型国际活动。
对于此次峰会,她的关注点在于那些困扰非洲的主要问题。“我期待能够看到一个针对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打击非洲地区恐怖主义,以及解决移民问题的全面战略的制定。”
她希望此次峰会不仅仅是为不同国家之间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同时也能为世界中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真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改变当前的国际趋势提供全新的机会。
Kamano十分感激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为自己和同行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采访G20峰会的机会。
“这种交流项目有助于加强中非合作,也让我们非洲记者有了更好的渠道来了解中国。”
该媒体培训项目历时10个月,学员包括来自27个国家的28名媒体代表。该项目于2012年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后首次举办,每年一届。
通过该项目中,Kamano获得了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实习的机会。该台使用50种语言向全世界广播。
|
|
|||
版权所有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