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游从冷门走向大众 |
编辑:李小玉 2017-02-04 |
“告别严冬,去非洲过年”,在北京一家电商公司上班的郝小姐最近刷朋友圈时常会看到这句话。每年过完除夕,郝小姐都会选择在正月来一趟“说走就走”的出国旅行。已经玩转大半个地球的她,打算今年去非洲大陆“探险”。
遥远的非洲充满了神秘气息
一直以来,遥远的非洲充满了神秘气息。更为原生态的旅游景观,独特的风土人情,令厌倦了日韩欧美的“猎奇者”们,将目光投向这片大陆。
肯尼亚山是非洲第二高峰,可以说是无数徒步者和登山者的“圣地”。大年初一在肯尼亚山领略美景的邱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对非洲早已心驰神往,可以体验到与国内迥然不同的风光。来之前还一度担心非洲旅游设施会比较落后,没想到这里的酒店服务很让人满意。”肯尼亚旅游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1至10月抵肯的国际旅客总数约为73万人次,其中中国旅客约4万人次,排在第5位。
中国游客热衷体验狩猎探险
说起非洲旅游,Safari也是个不能不提的词。Safari在东非斯瓦西里语中的意思是“旅行”,后来被早期到非洲的欧洲探险家赋予了“狩猎探险之旅”的意思。如今狩猎活动在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已被禁止,但Safari这个说法却保留了下来,包括观赏野生动物在内的许多自然旅游项目都被称为Safari。
“目前国内客人在非洲进行最多的旅游体验项目当属体验Safari之旅,”肯尼亚神奇非洲自然旅行公司创始人张仁全说。除此之外,在埃及、毛里求斯、塞舌尔、南非和摩洛哥等国开展的海岛风情游、沙漠文化游等项目也深受国人喜爱。
张仁全总结出了非洲旅游的三大趋势:旅游目的地逐渐从埃及、南非两个支点扩展到包括在肯尼亚在内的其他非洲国家;旅游项目从单一文化游和Safari之旅拓宽到包括潜水、跳伞在内的多元旅游项目;游客也从少数高端“玩家”转向了普通大众。
尽管如此,非洲旅游仍因交通和住宿价格高昂让不少国人望而却步。此外,一些中国游客也反映部分非洲国家的旅游市场并不规范成熟,在一些景点有过被“坑”的经历。
(来源:新华社)
|
|
|||
版权所有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