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FRANÇAIS 北京周报
聚焦
比尔•盖茨:中国经验助力非洲迈向崭新明天
《中国与非洲》 记者 刘检  2017-03-27
比尔•盖茨与北京大学南南发展与合作学院院长林毅夫教授就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慈善事业的发展等议题展开对话 (刘检 摄)
 

  中国不仅在解决国内问题方面努力取得新突破,也在利用其对抗贫困和疾病方面的经验帮助其他国家应对类似挑战。如今,来自中国的经验正在帮助非洲迈向一个崭新的明天,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24日晚在北京大学发表的演讲《中国的未来:创新、慈善与全球领导力》中表示。

  他表示,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取得了任何国家都无法企及的成就:帮助数亿人民摆脱了贫困和疾病,还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实现了经济现代化。他认为,中国承诺将对非洲的发展援助扩大三倍是明智之举,帮助其他国家消除贫困相当于给各国人民创造一个更加稳定和安全的世界。

 

 

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右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左一),比尔•盖茨(左二)与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主任丁胜(右一)共同出席GHDDI启动仪式(盖茨基金会提供) 

 

  加速药物研发应对全球卫生挑战

 

  比尔•盖茨在演讲中表示,在对抗疟疾挑战方面,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力引领世界。他指出:“为在全球范围内消除疟疾,我们需要在屠呦呦教授发现的青蒿素的基础上,开发单剂药物等其他更强有力的工具,并寻求更好的方法,以阻止疟疾通过蚊虫在人群中传播。”

  盖茨认为,中国很有潜力开发一些既高效、又让发展中国家可负担的解决方案。他举例说,在非洲和湄公河流域等疟疾最为肆虐的地区,我们现在就可以采取更多行动来控制乃至消灭这一疾病。比如,中国能够帮助这些地区的家庭获得蚊帐,防止被感染;中国还能够帮助这些国家加强本国的卫生和疾病监控体系,更好地预防、诊断和治疗疟疾。

  24日下午,盖茨出席了由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与北京市政府、清华大学携手共建的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lobal Health Drug Discovery Institute, GHDDI)启动仪式。他指出,中国拥有大批才华横溢的科学家和强大的药物及疫苗研发能力。因此,当为该研发中心选址时,中国的胜出毫无悬念。这个中心将通过加速药物研发应对全球卫生和人类健康的挑战。

  据了解,该中心将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突出疾病挑战,充分发挥中国研发优势,开展国际药物研发合作,成为连接全球健康药物先期研发前沿机构与下游临床开发单位的枢纽,其科研成果将在全球抗击被忽视的传染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比尔•盖茨在北京大学发表主题演讲(刘雪红摄)
 

  中国经验促进非洲农业发展

 

  除了健康领域,盖茨认为中国能够推动全球进步的第二大领域是农业。他指出,中国在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持续进步能够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数百万的小农户带来巨大的好处,他们中有很多人无法生产足够的粮食养活家人,并将在未来几十年面临更加严峻的气候状况。

  自2008年起,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其他科研机构开发水稻新品种。通过将这些品种与塞内加尔、坦桑尼亚和卢旺达等国的本地品种进行杂交,得到高产量的耐逆境作物,增加农民的收成和收入。

  为了更好支持中国将其农业发展资源、经验与技术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分享,24日上午,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与农业部签署谅解备忘录,建立农业合作伙伴关系,发挥中国对非洲国家农业转型的重要影响力。双方将在适应非洲当地需求、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培育可持续发展农业的产业链各个环节开展合作,通过推进非洲相关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帮助其实现减贫目标。  

  此外,盖茨也赞赏中国通过中非发展基金等融资机制创新,鼓励对非投资。这不仅发展了非洲经济,也为中国产品走向世界开拓了新市场。

  除了健康和农业外,盖茨认为,中国在能源创新和软件开发领域也拥有巨大潜力。他鼓励中国年轻人充分运用知识、发挥热情和抱负,推动中国和世界取得更加令人瞩目的进步。

  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会上,盖茨还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南南发展与合作学院院长林毅夫教授就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慈善事业的发展等议题展开对话,并回答了现场北大师生的提问。

相关文章:
中国引领国际对非合作
链接: 中非合作论坛   |   中非合作网   |   中非民间商会   |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文化传通网   |   中国发展门户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   |   订阅   |    设置主页
版权所有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