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FRANÇAIS 北京周报
聚焦
《我从非洲来》开播仪式暨中非影视合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与非洲》记者 夏媛媛  2017-12-28
  
  纪录片导演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影视研究中心副主任和丹•阿布迪博士主持开播仪式

  2017年12月28日,由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和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我从非洲来》开播仪式暨中非影视合作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林怡、中文国际频道制片人薛红霞、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和中宣部、中联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政府机构及索马里驻华大使约瑟夫·易卜拉欣等非洲国家外交官共计百余人出席了活动。开幕式和展播由纪录片导演、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影视研究中心副主任和丹·阿布迪博士主持。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林怡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与非洲相隔万里,但影视作品却能够跨越地理的距离,拉近中非人民的心灵,成为认识彼此、了解彼此的窗口,纪录片《我从非洲来》必将为增进中非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参赞孔根红表示,以自述的方式讲述非洲人在中国的故事以小见大,是一种对外传播的创新,展现了中非民间交流从文化磨合到文化融合再到文化共生的过程,能够反应中非的民间往来的真实情况。

  索马里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约瑟夫·易卜拉欣表示,中非合拍的纪录片是中非民间友好往来的写照。西方媒体对中非关系存在很多负面的报道,然而这部纪录片从非洲人自身的视角讲述了他们在中国奋斗的故事,有利于改变西方世界对中非往来的误解。

  本片总策划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表示,非洲研究院是国内第一家自己发起、自己策划、自己组建导演团队从事纪录片拍摄工作的区域国别研究机构。《我从非洲来》纪录片是国内学术机构首次尝试跨界影视界的成功实践。在中国快速走向世界、中非关系日益深入中非双方普通百姓生活的今天,在“融媒体”时代,大型纪录片《我从非洲来》的制作及其在央视展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在随后举行的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学术机构专家围绕“影视传媒与中非合作关系”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此次展播的6集大型纪录片《我从非洲来》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青年教师张勇博士、和丹·阿布迪博士联合导演,集结了来自中国和非洲的影视创作与学术研究力量,分别从经济、社会、婚姻、教育、饮食、艺术六个维度出发,以国际化的视角和非洲人自述的方式,讲述中非合作关系快速发展背景下非洲人在中国义乌生活和打拼的故事。这部由中非联合摄制的纪录片,充分融合了中非文化、生活、习俗、音乐等元素,形象生动,可观可赏,在国际上形成很强的传播力,以小人物叙事风格,讲述非洲人在中国生活、寻梦的故事。整个纪录片落脚在全人类社会、家庭冷暖等普世性内容,让中国、非洲、西方的观众都能接受、理解,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树立了典型。

相关文章:
链接: 中非合作论坛   |   中非合作网   |   中非民间商会   |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文化传通网   |   中国发展门户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   |   订阅   |    设置主页
版权所有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