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人物 文化 简讯 我的非洲故事 经济 高端访谈、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粮食安全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文化共存
-中国梦、非洲梦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文化传通网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与非洲> 观点
 
卢旺达大屠杀20周年祭:用民族和解与经济发展医治创伤
更新日期: 04 22, 2014 来源: 中国与非洲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卢旺达在经历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之后,并没有跌入内乱和失败的深渊,而是采取一系列措施,走上了一条繁荣、发展、自律和自强的道路,这值得其他面临类似挑战的非洲国家思考和借鉴

今年4月7日是“反思卢旺达大屠杀国际日”。卢旺达政府从当日开始举行以“铭记、团结、重生”为主题、为期100天的官方纪念活动。2008年,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The Charhar Institute)、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在卢旺达调研2个多月,亲眼目睹了卢旺达在卡加梅总统领导下从一个大屠杀破坏下的废墟转型为如今非洲最干净、最安全、最有秩序和纪律的新兴国家。为《中国与非洲》杂志撰文时,她说,卢旺达在经历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之后,并没有跌入内乱和失败的深渊,而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并走上了一条繁荣、发展、自律和自强的道路,这值得其他面临类似挑战的非洲国家思考和借鉴。她的观点如下:

国际社会的不作为难辞其咎

20年前,卢旺达胡图族与图西族间的武装冲突和部族大屠杀在短短百日之内就使约100万人死于非命,200多万难民逃往国外,另有200多万人流离失所,酿成了令世界震惊的人间惨剧。

卢旺达大屠杀惨剧的发生,源于根深蒂固的部族矛盾、激增的人口对土地等有限资源的争夺、冷战后西方在非洲国家强力推行多党民主制所造成的党派斗争失控等诸多因素,但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的集体冷漠和不作为更是难辞其咎。但凡看过好莱坞获奖影片《卢旺达饭店》的观众,相信都不会忘记,当西方维和人员只顾撤走本国侨民而任由屠杀发生时,躲藏在饭店里的卢旺达人那恐惧和无助的眼神。

也正因如此,当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非盟主席祖马以及十多位非洲国家元首出席4月7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举行的“大屠杀20周年祭”火炬点火仪式时,潘基文在致辞中对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当年未能及时阻止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委婉表示了愧疚。他说,“卢旺达大屠杀发生时,许多联合国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展现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敢,但是联合国可以做得更多。在最需要联合国的时候,维和部队却被撤走了。”据悉,大屠杀发生前,曾有人向联合国提出关于卢旺达可能发生部族屠杀的报告,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发之初,联合国曾与10多个成员国协商出兵卢旺达事宜,也未能成功,从而丧失了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的机会。

西方国家的集体冷漠源自小国卢旺达无论是资源、地理位置还是战略上对它们来说都无足轻重,源自对卢旺达部族大屠杀严重性的误判,也源自美国在1993年干预索马里军事行动失败后,随“黑鹰坠落”一起下坠的干预非洲事务的“愿望”和“雄心”。

卢旺达部族大屠杀百万生灵的遗骨提醒国际社会,当危机来临,联合国安理会以及联合国维和行动决不能临阵退缩,世界大国更不能作壁上观,国际社会必须行动起来,以最快速度和协调一致的行动阻止惨剧的发生。

卢旺达政府和人民用“和解”和“发展”医治创伤

在4月7日的纪念仪式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还热情赞扬了卢旺达人民勇敢地战胜了大屠杀这一悲剧性的记忆,并对卢旺达人民努力从悲剧中恢复的历程表示支持。的确,在过去的20年,卢旺达政府和人民在民族和解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不仅把一个新生的国家带出了过去的阴影,使国家和民族如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而且在民族和解的征程上创造和积累了许多独特的经验,已成为其他有着类似民族和部族问题的非洲国家的典范。

首先是铲除部族主义的温床,用宽恕与和解实现民族团结。曾有西方学者说过,非洲政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部族政治。的确,由于建立在落后生产力基础上的传统大家庭式的村社生产关系始终没有打破,加之几乎所有的非洲国家都是多族体而非单一民族国家,拥有多元性的语言和文化,部族问题便不可避免地成为影响非洲国家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演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卢旺达及其邻国布隆迪,占人口少数的图西族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胡图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由来已久,并在冷战结束后的民主多党制浪潮中不断走向激化。大屠杀结束后,痛定思痛,为从根本上杜绝部族主义的残渣泛起,卢旺达政府不仅修改了宪法,将反对部族主义、分裂主义写入宪法,而且在身份证登记中取消“部族”一项,人们的身份认同既不是“图西人”也不是“胡图人”,而是“卢旺达人”。在政治上,卢全民公决通过了新宪法,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平稳度过了政治过渡期,在过去20年保持了政局的长期稳定。

为了让大屠杀的悲剧不再重演,卢旺达政府还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纪念场所,以此教育和警示下一代。在呼吁人们铭记过去的同时,卢旺达政府又坚定执行部族和解政策,让人们在伸张正义的同时学会宽恕。一方面,在国家层面,卢旺达大屠杀中大部分主要凶手都在卢旺达、欧洲的普通法院或者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International Criminal Tribunal for Rwanda)受到了应有的审判。另一方面,在民间和个人层面,对参与这场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犯罪的那些成千上万受到谋杀指控的人而言,简单地把他们投入监狱既超出了卢旺达现有的司法审判和监狱硬件能力,而且在人力、物力投入以及民族创伤的弥合方面均有害无益。因此,卢旺达政府创造性地引入了被称为“盖卡卡法庭”(gacaca,“盖卡卡”一词源于卢旺达人的金尼卢旺达语,意为“草地上的司法公正”,意即民意团体成员充当“人民法官”)的传统式社区审判体系。通过将当年惨案的受害者与参与实施者组织起来,通过恳谈会等形式,来见证罪犯的忏悔和诚意、鼓励受害者宽恕,并且让受害者与罪犯就赔偿达成一致意见,比如让当年的行凶者到受害者家里帮忙干农活一段时间,等等。

和曼德拉出任新南非第一任总统后即马上成立了“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一样,卢旺达的“盖卡卡法庭”也是以搞清“真相”为手段来实现“和解”的目的。20年来的民族团结历程证明,在政府的引导下,卢旺达民众选择了放下仇恨、包容彼此、过好现在的生活。曾经发生仇杀的两个家庭甚至结成了一家人。

其次是向贫困宣战,用减贫和经济发展来巩固民族和解。卢旺达属于人口密度大和资源相对贫瘠的非洲内陆国家,大屠杀产生的根源之一还有贫困和激增的人口对土地等有限资源的争夺。因此,卢旺达政府在大力促进民族和解的同时,把恢复经济发展放在了首要位置。卢政府在2000年出台了“2020年远景规划”,2002年制定了“减贫战略”,2007年又出台了“经济发展与减贫战略”,为未来发展绘制了清晰的战略蓝图。按照卢政府的远景规划,到2020年,卢旺达人口总量将控制在1600万以内,人均国民收入将从290美元增加到900美元,全国的贫困人口将大大减少。卢旺达将从一个贫困国家发展成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

在过去的20年里,卢旺达政府对内采取发行新货币、改革税收制度、推行私有化,优先发展减贫项目缩小贫富差距等措施,对外则努力争取援助、吸引外资和减免债务,自2001年以来取得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超过100万人脱贫的好成绩。据世界银行统计,卢旺达位居非洲最具经济友好型国家第二位,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方面,卢旺达在非洲国家中更是排名第一。

卢旺达有着悲剧般的昨天,但却没有如索马里、中非共和国等一些非洲国家那样跌入内乱和失败的深渊,而是在坚强和富有远见的领导人的带领下走上了一条繁荣、发展、自律和自强的道路。这样的重建和转型经验值得面临类似挑战的其他非洲国家思考和借鉴。

(作者贺文萍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

 

每日要闻 更多
-走进非洲——2014年中非投资金融论坛在京召开
-上海通往非洲首条直达航线开通
-马航失联客机成“空前谜团” 多国搜寻仍无结果
-南非政府强烈谴责发生在中国昆明的恐怖袭击
-南非最大报业集团易主 中资参股其中
 
人物 更多
-与狮共舞——非洲草原上保护野生动物的中国人
-葡萄酒杯中窥人生
-交流带来合作
-非洲的星空—— 一个中国人眼中的多彩苏丹
-交流之路,越走越宽
 
高端访谈、专访 更多
-张德江委员长访非访俄将传递重要信息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答记者问
-陈众议:守护中文,守护“中国梦”
-潘鲁生:如何加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
-南非驻华大使:金砖国家有望合作构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卢沙野:金砖国家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