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人物 文化 简讯 我的非洲故事 经济 高端访谈、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共建金砖银行成金砖峰会焦点
-新经济时代
-中非人文交流合作,战略性选择
-为文化喝彩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文化传通网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与非洲> 交流
 
在喀麦隆的华商一家
更新日期: 11 23, 2011 来源: 《中国与非洲》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李志健

胡小猛一家

 

受访者:胡小猛、余中玉、胡天泽一家

海外经历:16

在喀麦隆经济首都杜阿拉市中心的Ahmadou Ahidjo街,随处可见“大上海”、“中喀友谊楼”等标有中文字样的建筑。在这条被当地人称作“喀麦隆唐人街”的尽头,大中华酒店和大中华商品城格外引人注目,而胡小猛正是这里的主人。

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英语系的胡小猛,1995年放弃了湖北纺织品进口公司的稳定工作,怀揣2000美金来到喀麦隆,和今天华人遍地不一样的是,那时的杜阿拉只有八个中国人,但生意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胡小猛的第一单买卖就历经风险。

1996年,来到喀麦隆已经快一年的胡小猛看中了当地雨季长、雨伞需求量大的商机,从国内进口了一整货柜价值60万的雨伞,准备批发给当地的经销商。但是当货物运到,雨季也如约而至,才发现国内生产的雨伞太小,根本挡不住当地的倾盆大雨,所以批发量非常有限。

眼看雨季即将结束,雨伞还大量滞销,胡小猛只有改变初衷,把批发改成零售,亲自到喀麦隆的各个集市上销售,省下中间环节,利用500非郎的差价优势把雨伞一把一把卖到当地民众手中,尽管盈利不如预期,但总算是有惊无险。

1   2   3   Next  

 

每日要闻 更多
-2013年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本周开幕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演出在南非约堡受到观众热捧
-国际社会向纵容非法象牙贸易的国家施压
-南非开普敦举办夏季集市
-中非渔业联盟在京成立
 
人物 更多
-交流带来合作
-非洲的星空—— 一个中国人眼中的多彩苏丹
-交流之路,越走越宽
-艺术家阿空噶·乔纳斯·西奥多
-一位刚果(金)留学生的中国情结
 
高端访谈、专访 更多
-潘鲁生委员:如何加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
-南非驻华大使:金砖国家有望合作构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卢沙野:金砖国家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艾平:中非党际交流面临挑战和机遇
-推进中非友好关系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