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人物 文化 简讯 我的非洲故事 经济 高端访谈、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共建金砖银行成金砖峰会焦点
-新经济时代
-中非人文交流合作,战略性选择
-为文化喝彩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文化传通网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与非洲> 经济
 
中国政府将继续刺激汽车产业
更新日期: 11 15, 2010 来源: 《中国与非洲》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陈海生

汽车行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在今年年初的一次公开论坛上表示,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获得超过40%的增长率、1360余万辆的产销规模,主要得益于2009年初政府颁布的三条政策:第一条是1.6升排量以下的轿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由10%将为5%),这样带来了超过200万辆增量的规模。第二条是汽车摩托车下乡带来了微型面包车大约100万的增量。第三是汽车的以旧换新,政府拿出50亿元,通过以旧换新政策逐步淘汰100万辆旧车。

从苗圩透露出来的信息,可以很容易判断政府针对汽车产业的刺激政策应是正面效果。该刺激政策不仅仅帮助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目前国内汽车产业的结构。

一是汽车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中低档车的市场份额由前一年的67.2%增长至2009年的71%。相应地,中高档车及豪华车型的市场份额缩减。

另外,由于自主品牌在中低端乘用车市场上拥有优势,在汽车产业振兴方案的刺激下,他们的市场份额由前一年的 28.6%增长至30.7%,首次超过日系车市场份额,成为最大赢家。与此同时,由于丰田在华1.6L以下车型的匮乏,成为2009年中国市场最大输家,市场份额跌去2.01个百分点。

政策帮助中国汽车产销规模超过日美跃居世界第一,汽车产能也以年均 200万辆以上规模持续增长,其势头将赶超日美两国的合计产能。本田、大众、宝马、现代等都正在着手投资建新厂。这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汽车产业是否过热的争论。

中国汽车生产能力从1998年的423万辆增至2009年的1,800万辆,增长了3.3倍。统计各汽车企业发布的产能扩建计划,2010年将进一步增至2,200万辆,预计2015年会上升至3,000余万辆。

政府主管部门是过热论的主要警示者,他们一直强调谨防汽车业产能过剩,并要求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而不是通过建新厂来解决解决产能瓶颈问题。毕竟,中国汽车产业还高度分散,仍有 100多家大大小小的整车生产企业。

但企业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产能利用率的上升是他们辩论的根据:2009年国内汽车行业的整体平均产能利用率达到77%,是过去10年来最高水平,比2008年的59%上升了18个百分点。最具代表性的是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他判断中国汽车市场可以 "快速成长20年,稳定增长50年",到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规模可能会达到5000万辆。这实在是个让人吃惊的数字。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汽车产业不仅不过热,产能准备还远远不足。

不过很多人担心,2009年的刺激政策会透支未来几年汽车产业的购买力,但是我们应该看到2009年这一波增长来自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刚性需求,人口基数之大有9亿多,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认为,这足以让中国汽车产业在3到5年内可以保持20%左右的增速。

然而,汽车行业是否过热、产能是否过剩并不是最重要的。从宏观层面看,中国汽车产业占 GDP的比重已经由十年前的0.97%上升至2009年末的2.1%;在2009年12万亿社会零售总额中,汽车业的销售额已经超过1万亿,成为第三大贡献者。对急于想拉动内需的中国政府而言,这是至关重要的。在可预见的短期内,政府不会轻易取消这一刺激政策,只会在刺激程度上做些微调。

(作者为《IT世界经理》杂志资深记者,从事汽车产业报道多年)

 

每日要闻 更多
-2013年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本周开幕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演出在南非约堡受到观众热捧
-国际社会向纵容非法象牙贸易的国家施压
-南非开普敦举办夏季集市
-中非渔业联盟在京成立
 
人物 更多
-交流带来合作
-非洲的星空—— 一个中国人眼中的多彩苏丹
-交流之路,越走越宽
-艺术家阿空噶·乔纳斯·西奥多
-一位刚果(金)留学生的中国情结
 
高端访谈、专访 更多
-潘鲁生委员:如何加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
-南非驻华大使:金砖国家有望合作构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卢沙野:金砖国家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艾平:中非党际交流面临挑战和机遇
-推进中非友好关系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