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土化战略
如果说服务意识是华为赢得客户的关键,那么本土化战略是它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
华为喀麦隆公司60%以上的员工都是喀麦隆人,员工的离职率少于5%。在华为喀麦隆公司工作大楼,每个办公室都能看到不同肤色的人在一起工作。华为不断扩大在喀麦隆的招聘力度,每年都要到喀麦隆的主要大学进行招聘。
“我们行业的性质是提供给客户通讯设备后,必须对设备有一个长期的服务,这个长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相当长的时间。但是中方员工都是从中国外派过来的,总有一天要回去,而本地员工却不同。所以我们现在维护的关键组织和成员都是由喀麦隆当地人来承担,这样对客户的网络保障是很有利的。像我们合作的大客户Orange、MTN等,他们的本地化程度都非常高,他们也希望我们能有一个稳定、本地化的长期组织,有利于大家的长期合作。我们实施本地化后各方面的满意度是非常高的。”华为喀麦隆公司副总经理于充说。华为的目标,是想用五年的时间达到法国的阿尔卡特和美国的爱普生同样的本地化率。海德对华为的本地化也很有信心。
除了重视招聘当地人外,华为还非常重视回馈当地社会。华为2005年进入喀麦隆,但是一直到2007年才拿到第一个合同。2006年,华为在喀麦隆的业绩尚且为零,但还是给喀麦隆第一夫人创建的艾滋病儿童基金会捐赠了4000本书,2007年又给喀一所小学捐赠了50台电脑,2009年又捐赠了1万美金与MTN共同建设了一所小学,2011年华为向喀麦隆 Biya基金会捐赠价值5万美金的婴幼儿急救设备,另外它还经常与合作伙伴一起赞助一些足球比赛。“我们对喀麦隆和整个非洲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但是我们在这里不仅要做生意,也要尽我们的社会责任。”施伟亮说。另外华为的进入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切身的实惠,五年前,喀麦隆的固定电话费是每分钟300郎,现在是每分钟100郎。
但是华为在喀麦隆的发展也不是完全一帆风顺,它与其他公司一样面临很多的问题。根据国际金融公司(IFC)和世界银行发布的《2011年贸易投资环境报告》,喀麦隆在183个国家中名列168位,投资手续过于繁杂、行政效率低,融资贷款难、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问题一直存在。“我们在这里的发展遇到了太多的困难,但是办法总是比困难多,而且我们无法改变环境,只有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施伟亮看起来非常自信。
融入当地生活
施伟亮和他的同事一起住在雅温得一座五层的小楼里面。为了解决长期两地分居的问题,他的夫人刚刚辞职,带着两岁的儿子搬到了喀麦隆,一起住到了宿舍里面,在华为像他们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
“对我的中国同事而言,在这里工作最大的困难就是寂寞,不能与家人、朋友团聚。”施伟亮的这句话是记者的非洲之行听到次数最多的一句话。喀麦隆娱乐场所很少,而且晚上治安不是很好,所以中国人晚上很少外出,偶尔会到中餐馆邀上几个朋友一起吃饭。
工作之余,施伟亮和他的同事最喜欢的就是锻炼身体。“因为这里蚊子很多,防不胜防,为了不得疟疾,大家需要多锻炼身体。”施伟亮解释说。在他们住处,有专门的台球桌和篮球场,在雅温得多功能体育馆和Hôtel Mont Fébé的高尔夫球场内也经常能看到他们锻炼的身影。雅温得的清晨,大街小巷尤其是Hôtel Mont Fébé酒店外的山坡路上,每天都有很多跑步锻炼身体的中国人。另外在喀麦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卡拉 ok机,每个人都能拿起话筒唱上几首歌。施伟亮也是,每当音乐响起,他就开始蠢蠢欲动。虽然有时也会跑调,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的歌唱热情。
非洲的基础设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非洲的人口也非常多,这给电信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施伟亮和他的团队信心满满,“我相信我们会取得更大的成功,但同时我们也会更加注意我们的本地化战略,培养更多的喀麦隆技术人才,实现双方的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