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在非洲电建投资发展迅速 |
环球网 2016-07-21 |
据国际能源署(IEA)和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在7月19日发布的一份名为《促进撒哈拉以南非洲电力发展:中国的参与》报告显示,在2010到2020年间,中国承建和能源基础设施公司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和地区的150个电厂和输配电线路项目中担任承包商,其中超过一半已经在2010-2015年间完工。已完成的发电机装机容量占该地区总新增容量的30%。中国未参与电力行业承建的少量国家的电力生产仅占该地区电力生产不到5%。
报告还显示,2010-2020年间中国公司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和地区承建的项目几乎涵盖整个电力领域。其中水电中国承建项目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9%,其他可再生能源占其中7%。煤电占20%份额,其余为天然气和燃油发电。目前中企尚未参与该地区核电项目,但已经有消息显示中国对在南非以及肯尼亚可能发展的核电项目感兴趣。
报告称,到2040年撒哈拉南部非洲国家和地区总发电装机容量预计将较目前增加四倍,存在大规模投资以及电力行业市场化的较大空间。
参与在非洲投资电力建设的中国企业当中,大型国有企业占据了72%的份额,地方国有企业占据18%的份额。民营企业占10%左右,主要集中在输配电领域。从地理因素上看,中企在东部和南部非洲信件发电装机容量比较多,因为这两个次区域经济增长较快。
从融资方式来看,中国公司承建的电力项目78%的融资来自本国国内。20%来自多边援助和混合融资。只有2%的融资来自项目所在地。中国进出口银行是中方承建项目的最大融资方。,超过60%项目由其融资。其余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非基金和多边机构如世界银行亦有参与融资。
另外,与会专家们认为中企在非洲投资电力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的建设成本高于中国国内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受到当地的基础设施不足、需要使用外国技术设备(例如在一些水电站建设中需要使用美国或者法国的汽轮机)等因素影响;其次是融资主要通过主权债务,渠道单一。非洲部分国家经济落后,债务偿还能力较弱。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综合研究室主任王海峰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推动非洲电力建设和运营的市场化和商业化。
|
|
|||
版权所有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