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FRANÇAIS 北京周报
每日新闻
互联网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中国与非洲 葛丽君  2016-12-06
  
  

  中国企业在非洲积极开展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并帮助当地培训ICT人才

  2016年11月,10名来自南非高校的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信息与通信技术)专业背景的优秀大学生,在北京和深圳分别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系统培训,学习先进的中国ICT技术。

  他们是受到华为“未来种子”项目的支持,来中国学习先进的ICT技术。该项目由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中国华为发起的,旨在帮助培养非洲本地ICT人才,推动技能转移,促进非洲国家ICT行业的发展。

  在华期间,这些南非大学生不仅接触到诸如5G,LTE,云计算等前沿科技,还接受华为专家的专业培训,并且在华为全球最先进的实验室内进行实地操作。除此之外,他们通过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感受多种文化交流的工作环境。Masego Dibetle来自南非茨瓦尼理工大学(Tshwa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她说,这次中国之行,让她在ICT方面收获很多,希望将来能够成为华为的一员。

  “数字人才和数字技能是解决数字鸿沟最重要的基础之一。我们要更加积极的开展人力资源合作,开展更多的互联网人才培养和交流。”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秀军女士

  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中非互联网合作论坛上表示,此次论坛于2016年11月17日在浙江省乌镇举行。

  培训ICT人才

  据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丁少华(Huawei Senior Vice President)介绍,华为公司在非洲二十年期间建立了七个培训中心,截至目前,培训了三万ICT人才。2016年7月,华为非洲首家创新体验中心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正式落成。在落成典礼上,华为与南非邮电部签署合作协议,承诺在未来5年为南非培养1000名ICT人才。

  从2015年开始,华为开始推行“未来种子”项目,目前,开展该项目的非洲国家包括肯尼亚、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尼日利亚、津巴布韦、加纳等。本次10名赴中国的南非大学生是南非华为派送的首批“未来种子”学员。

  “让他们到中国、到华为来实习,来真正的感受ICT的技术,我想这些人以后一定会成为非洲ICT领域的领导或者专家。” 丁少华说。

  中兴通讯也在致力于提升非洲的信息化教育水平。中兴通讯副总裁兼中东非洲区域首席技术官胡雪梅女士

  在中非互联网论坛上透露,他们和赤道几内亚共同打造了一个空中教室,并且引入中国高校的师资合作,为当地培养ICT人才。

  一直以来,在非中国通讯设备公司注重当地人才的培养,但只有拥有了较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ICT人才才能有用武之地。在整个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不断改变人们生活的大环境下,非洲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并且发展不平衡,中非双方都很清楚的认识到,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

  要想富,先修“路”

  今天人们进入一个信息时代,网络基础设施正像传统的交通、运输、电力一样,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经研究发现,每增加20%的新兴ICT投入,就可以提升1%的GDP增长。

  从ICT投资占GDP的比例来看,发达国家的投资比例大概是5%,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专家认为,加快非洲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在这方面,中非合作有着巨大的潜力。

  “非洲改善基础设施的要求非常大,但是我们的能力有限,因此我们希望中国这一特殊的合作伙伴以及中国有实力的企业能进一步努力,伴随我们非洲的发展。” 科摩罗副总统兼交通、邮政、电信、信息技术及通讯部长阿卜杜拉•赛义德•萨鲁马Abdallah Said Sarouma先生强调。(英文翻译可参考http://www.chinadaily.com.cn/kindle/2016-11/25/content_27497444.htm)

  他进一步表示,在科摩罗联邦共和国,他们清楚的感受到和中国合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现代通信技术领域。目前正与华为公司共同建设地面光纤和地下光缆,并得到中国相关出口企业的支持,一个月后,他们将获得第二条国际海底光缆。

  长飞公司(YOFC)是中国实力雄厚的光纤光缆生产企业,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已经给埃及、埃塞俄比亚、南非、尼日利亚、苏丹等非洲国家铺设光缆。该公司与肯尼亚的运营商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已经在肯尼亚销售了18万芯公里左右的光缆。

  对于中兴通讯来说,他们在非洲大体分为三个层面进行推进。首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光缆的铺设、国家宽带的提速等。然后加速国家与国家、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并且建设开放共享的云平台。最后将科技应用到不同的实体,加速对行业的带动。

  中兴通讯和埃塞俄比亚电信展开合作,在非洲建造了一个端到端的宽带网络,包括固网宽带和移动宽带。在过去十年间,该公司实现了从无到有,目前已经有将近五千万用户,这在非洲的电信网络史上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再接再厉:挑战与建议

  中非在互联网方面的合作,尤其是在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马拉维信息与通讯技术部常务秘书Justin Saidi先生(Permanent Secretary of Information Ministry of Malawi)表示,马拉维有17%的用户用上了因特网,移动的覆盖率达到96%左右,但在农村地区发展仍然十分落后。“我们非常希望农村地区的人们也能从ICT的发展中获益。”他强调。

  “另外,我们也非常关注宽带连接,信息部门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贡献。我们也非常关注网络安全问题,我们刚刚制定了相关政策,来保障网络安全,这个问题非常棘手。”他补充道。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非洲市场耕耘可能需要耐心。非洲国家政府在政策制定方面存在不足。除此之外,很多项目不仅需要资金,也需要很多施工、配套工程,牵扯到的方面非常多。

  对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辉

  给出了三点建议。首先,政府要注重战略和政策设计,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中国的经验。中国从多方面去制订ICT战略和其配套战略,既聚焦基础设施,也聚焦与基础设施关联的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所需要的政策。同时,中国网络发展迅速,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市场用户大,还归功于很多政策设计,包括市场和政府的协调。

  其次,强化互联互通。中国在非洲支持很多国家发展,未来需要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包括国家之间的连接,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非常重要。再次,关于互联网,余晓辉表示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发展是一个相辅相成和推动的过程,要从各个方面推动应用发展,反过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这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和互联网应用创新,以及互联网企业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网络应用创新

  有了光纤网络,有了4G网络,就需要有网络应用,把数字化的服务带到人们身边。传统行业和因特网正在相互融合,今天的网络生态系统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应用,比如在制造业、金融、交通等。

  自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应用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创新也是层出不穷。

  现在,中国社交软件微信在海外有一亿多用户,在南非也拥有大量的使用者。“我也想看看有哪些微信的应用,能够在非洲适应当地文化,也能够很好的帮助到民生,帮助到老百姓的生活。”微信开发公司腾讯副总裁江阳女士表示。

  同时,她认为,把一些互联网应用引进非洲,需要考虑更多当地的需求。“实际上我们要对当地文化非常了解,从微信来讲,我们不是简单的把我们的一些创新复制到非洲,而是根据当地用户的需求加以改进。”她补充道。

相关文章:
链接: 中非合作论坛   |   中非合作网   |   中非民间商会   |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文化传通网   |   中国发展门户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   |   订阅   |    设置主页
版权所有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