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FRANÇAIS 北京周报
每日新闻
[新青年]非洲留学生可明:我在青岛糖球会卖烤肉
编辑:李小玉  2017-02-10

  

   “羊肉、羊肉、羊肉、羊肉……”尽管叫卖声单调重复,但可明的巴西烤肉摊总是糖球会上人气最高的摊位之一,当然这主要归功于他独特的肤色和他南非国籍的身份。

  卖烤串的研究生 

  2月7日上午9点,糖球会的摊贩们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出摊,可明和他的两个来自刚果的朋友一起走出了旅馆准备开工。黑色的皮肤再加上黑色的皮衣,头上细细的小卷发,可明和他的两位兄弟只要出现在糖球会现场,那就是一块活招牌。

  “其实,我来自南非不是巴西。”可明的中文是三人里面最好的,站在巴西烤肉的摊位前,可明向记者解释说,他是来中国留学的,刚来中国一年,先是在绍兴文理学院学中文,现在在武汉大学读土木工程的研究生,寒假经朋友介绍来这里卖烤串打工赚生活费。

  穿上老板准备的土著人布裙、鞋上套上防油的塑料袋准备开始烧烤,可明说他烧烤的手艺和“可明”这个名字都是到中国之后才有的,在他的老家,大家不吃这种烧烤,而且都是说法语、英语和当地的方言,算起来今年25岁的可明已经掌握了4门语言。

  可明来自南非的比勒陀利亚,城市位于南非豪登省北部,南非有三座首都,可明的老家就是其中之一。按理说,能出国留学的人家,家里面都应该还算殷实,这点可明也承认,“父母会给钱,但我还是想自己赚点。”可明说。

  在中国有一种专门跑节会的餐饮团队,这些团队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往往需要一些有着异域风情的面孔来“站台”,也正是因为这种背景,可明才有机会来糖球会上卖烤肉。

  “有三个了。”可明用带着南非口音的汉语告诉记者,整个寒假期间他一共跑了三个节会,先是在浙江,后来又去了武汉,这一站是青岛,糖球会结束后他就要准备回学校了。

  “每天300块钱,包吃住,完后咱再给他们出上回去的路费。”可明的老板房克忠告诉记者,像他们这些职业跑展会的,摊点上如果有个外国面孔,这样就能更有竞争力。

  每天300块钱的薪水,听着挺高但这钱赚得并不轻松,从早晨9点一直到晚上9点,可明需要一直站在摊位前烤串,同时还要伴着音乐做一些舞蹈动作。平均一小时25块钱的工资,在国内怕是雇不来研究生。

  可明的串儿烤得不赖,刷油、撒料、看火候,时不时地还用小剪子把焦掉的部分给处理掉。可明说这手艺是他来中国之后学的,在众多的中国菜中他最爱吃的也是烤串,尤其是节会上的这些小吃,在他的老家根本就见不到。

  “刚来的时候,连价钱都听不太明白,全靠可明给翻译。”摊位的老板房师傅说,可明的中文很好但是他两位朋友的就要差点了。可明的两位朋友詹姆士和盖莉是在武汉认识的,虽然这两位来自刚果跟可明不是一个国家,但能一起做伴出来打工也算他乡遇故知了。

  临近中午,可明的摊位开始忙碌起来,过往的行人虽然不一定都来买烤肉但大多都会停下来看看这三位非洲朋友。因为语言的关系,很少人跟可明他们讨价还价,可明要多少,大家就给多少。

  糖球会7天,可明能拿到2100块的工资,可明说等学业结束后,他的首选还是回国,在他的家乡有很多来自中国的建筑公司,他可以当一名翻译,他的专业背景和在中国留学的经历,会是非常有利的竞争优势,尤其是这些打工的经历,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来源:青岛新闻网)

相关文章:
链接: 中非合作论坛   |   中非合作网   |   中非民间商会   |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文化传通网   |   中国发展门户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   |   订阅   |    设置主页
版权所有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