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FRANÇAIS 北京周报
每日新闻
徐绍史: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亟需创新驱动
《中国与非洲》记者 崔小琴  2017-03-04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包袱很重,需要加快创新驱动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徐绍史认为只有深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才能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为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1990年以来,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衰退,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步拉大。

“原来,全国范围内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东中西部的差别,如今,东中西的差别依然存在,但是这两年,南北方的分化也开始出现,这是区域在优化过程当中的新变化。”徐绍史指出。今年2月份,他刚刚卸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一直是他任职期间的工作重点之一。

针对全国区域发展的南北分化加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早在2003年就做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2016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对外发布。意见提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再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全面振兴。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才能更快完整转型升级。”徐绍史始终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在推动改革中的核心作用。

相关文章:
链接: 中非合作论坛   |   中非合作网   |   中非民间商会   |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文化传通网   |   中国发展门户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   |   订阅   |    设置主页
版权所有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