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驻华大使多拉娜·姆西曼女士致辞 |
2017-03-13 |
尊敬的国家民委专职委员(副部长级)、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京泽先生
尊敬的北京周报社社长李雅芳女士
尊敬的国家民委国际交流司司长俸兰女士
尊敬的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刀波先生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宋敏女士
各位大使们,大使夫人们,各国使节们,
尊敬的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能在这么好的氛围中和大家一起庆祝中非文化交流活动,度过一个美好的下午,让人非常神清气爽。
能够参加《中国与非洲》杂志、北京周报社和中央民族大学共同举办的活动,与大家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在此庆祝非洲和中国的文化。中非的关系可追溯到很多年前,在历史的沉浮中,非洲和中国历来互相支持,但双方民众之间的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如今,中非在彼此了解和认知上仍然存在误解和偏差。随着双方更加频繁的文化交流,我们会进一步加强文化认知和协作。
文化都把我们团结在一起。中非文化有很多差异性,但也有很多共同性,正是文化的差异点燃了我们的好奇心,让我们更想了解彼此。文化让我们跨越千山万水去接近彼此。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国文化是结合了中华内涵和外来智慧。经过长期的发展,现在更加繁荣。
非洲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充满活力,其中包括各类学习活动,交流项目,各式各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包括音乐表演,合拍戏剧,艺术展览等。
因此,今天这场关于文化融合与交流的活动主题非常重要。这是不同文化的沟通。我们聚在一起,庆祝所有中国与非洲美好的事物。希望大家能够分享并交流各自文化的不同方面,语言,美食,社会生活习惯,音乐和艺术等。
不同的语言是我们展示不同文化的一种方式,但除了语言,我们还有很多,其中包括服饰。中国与非洲的绘画、珠饰、陶器、纺织、印刷、剪纸或雕刻都世界闻名。
正如习近平主席2015年12月4日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所说:“世界因为多彩而美丽。我们为中非都拥有悠久灿烂的文明而自豪。我们要加强中非两大文明交流互鉴,着力加强青年、妇女、智库、媒体、高校等各界人员往来,促进文化融通、政策贯通、人心相通,推动共同进步,让中非人民世代友好。”
显然,非洲拥有多个机遇与东道国中国加强合作,为非洲解决失业、消除贫困、促进公平,实现社会繁荣的目标做出重大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在此展现多彩的文化,庆祝国际妇女节。不仅是庆祝女性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领域卓越贡献的全球性庆典,也借此呼吁全世界行动起来加快两性平等的进程,解决全球妇女面临的诸多挑战和问题。
不管在哪个国家,女性都是家庭乃至国家最值得尊敬和信赖的人。她们超越阶级、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是我们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名大使,我代表着南非共和国——非洲大陆上离中国最遥远的国度。我在中国生活已经两年。这两年来,我很荣幸走到中国的很多地方,我发现不论非洲女性还是中国女性,她们是继承文化传统,推进文化发展最中坚的力量。
2015年,世界各国领导人通过《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到2030年实现消除贫困,推动包容性可持续性经济发展、实现男女平等。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在职场上解放女性,发挥女性最大的潜力。今年国际妇女节联合国的主题是“瞬息万变职场中的女性:到2030年实现男女平等”。
女士们,先生们:
谈到女性经济权利的时候,文化产业潜力巨大,可为提高女性经济权利发挥重要作用。女性可以在文化产业中学习技能、创造就业和财富,过上更好的生活。文化产业也可以与互联网经济相结合,帮助女性不出家门便可找到谋生致富的好路子。
现在,女性拥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进入大型、小型企业。文化产业领域,也在逐渐出现女性企业领袖和高管。
如今,女性成功释放了过去长期被抑制的潜力,并打破了过去阻止她们进入新的职业道路的障碍。她们从事的新职业、新事业以及培养的新爱好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科学技术、文学、经济、工程项目和各种极限运动。
然而,随着女性努力克服过去和现在的性别不平等,工作的世界也正在迅速改变,并受到全球化以及技术和数字革命的影响。对于日益增加的非正规劳动力,不稳定的生计和收入以及新的财政和贸易政策,这些变化提供了许多机会。
但重要的是,女性已经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她们现在选择的职业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男子所专有的。她们已努力获得对发展至关重要的多种技能。
然而,政府可以在帮助女企业家获得资金和启动资本,注册版权,提供技术支持和建立网络和平台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们可以在促进教育创新,支持艺术家的流动性,改革监管环境,制定政策和举措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市场准入和投资这些方面,来应对不断变化的技能需求。
女士们先生们,
非洲和中国之间的合作有助于加强非洲和中国的文化产业。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有关人文合作的领域做出重要承诺,即:中方将向非洲国家提供2000个学历学位教育名额和3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每年组织200名非洲学者访华;每年邀请500名非洲青年来华研修;每年为非洲培训1000名新闻领域从业人员。
你会同意我的意见,在这些众多的机会里,其中有不少可以直接使女性受益,非洲和中国女性之间有合作的真正潜力。我们可以相互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创新和创造性,保证我们的生活水平,创造就业机会,成功经营企业来促进我们的经济增长。让我们利用今天创建的平台向前推动合作。
最后,我要强调,
自从时间伊始,不管是在情感或者在物质方面,女性一直坚定地支持、保护、保存和增加她们的家庭、社区和国家的利益。这是除了历史、传统和经验赋予她们角色之外的另一角色。由于她们的团结行动,家庭、社区和国家已获得繁荣发展。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呼吁今天所有在场的女性,绝不能因为被赋予的新角色,而抛弃“家庭主妇”的角色。
在我们追求平等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失去女性的温暖。
谢谢大家!
|
|
|||
版权所有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