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FRANÇAIS 北京周报
每日新闻
我国首个中非报道学院奖颁发 《中国与非洲》三位记者获奖
《中国与非洲》记者 葛丽君  2017-04-20

    第二届中国媒体非洲报道高层论坛暨首届中非报道奖颁奖典礼于419日下午在清华大学举办。此次论坛与颁奖典礼以“重新发现非洲”为主题,邀请密切关注中非关系、非洲发展和国际报道的政府代表、媒体代表、学界代表和业界代表对获奖作品进行点评,探讨非洲报道的未来。 

  

    《中国与非洲》记者倪延硕采写的In Search of Synergy获得“最佳时事报道奖”,作者从一家在非投资中企入手,重点分析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重要意义;记者刘检采写的中非卫生合作系列报道和记者葛丽君采写的The magic needle分别获得“最佳健康报道奖”。刘检的系列报道从中国医疗企业、援非医疗队、政府、国际组织等不同视角,探讨了中国高科技的医疗技术和产品帮助非洲提高医疗产品的可及性努力;葛丽君采访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用针灸为当地人减少病痛的刘建贵医生,并通过他人讲述了曾师从刘医生的当地医生布瓦的故事,展现医疗队对改善该国医疗卫生条件所做出的贡献。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在论坛致辞中指出,中国媒体的非洲报道是一片蓝海,中非有共同的发展需求和发展合作前景,有待我们进一步努力;中国媒体的非洲报道也是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新舞台,要走出报道非洲时的传统视角和西方看法,共同寻找好的故事,把非洲和中国的故事都讲好;中国媒体的非洲报道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精耕细作,不仅关注新闻层面的内容,还应深入非洲社会,了解历史、文化、发展、健康等议题在非洲的足迹,更好地推动中国公众对于非洲的认识。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在致辞中指出,盖茨基金会希望非洲发展的“需求”对接中国对非洲发展解决方案的“供给”,而在这个过程中仍存在着巨大的信息鸿沟,例如中国企业对于非洲市场机会和挑战的认识不足,而媒体在这其中大有可为。李一诺说:“无论是中非合作的舆论环境营造还是政策倡导,媒体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主持会议、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周庆安介绍了中非媒体报道研究项目及首届中非报道奖的评选情况。 

  

    自2013年以来,中非关系迈上新台阶,合作项目和投资金额再创新高,国内企业、公众等对于了解非洲的需求也随之高涨。然而,当下国内对非洲的了解程度仍滞后于中非合作发展的进度,媒体涉非报道的数量、角度、深度等尚无法匹配诉求。 

  

    周庆安说,“通过长期对中国媒体非洲报道的跟踪研究,我们发现,中国媒体关于非洲的报道有一定关注度和数量基础。尤其是自2013年以来,中非合作不断深化,媒体报道的关注度日渐高涨,但更倾向政治、安全等领域重大事件报道,对于医疗卫生、农业合作、我国对非洲的援助等发展类议题的关注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构建命运共同体的路程上,中国媒体可以扮演更好的作用。”中非媒体报道研究项目通过举办中国媒体非洲报道高层论坛、中非报道奖及资助记者赴非采访等,深入观察和推动中国媒体共同提升中非关系的报道。 

  

    据介绍,首届中非报道奖是中国第一个关于国际报道的“学院奖”,经过来自主流媒体、新媒体、国际新闻传播及非洲研究学界、业界等不同领域的13位评委的通讯评议和共同磋商,34件优秀作品分获“最佳时事报道奖”、“最佳健康报道奖”和“最佳发展报道奖”。 

  

    自2016年起,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在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支持下发起中非媒体报道研究项目,于20164月组织首届中国媒体报道高层论坛、20167月举办首届中国媒体非洲报道高级研讨班,201612月发起中非报道奖,通过多种形式培养能够持续、深度、专业报道非洲的专家型记者和媒体人。中非报道奖作为项目的一部分,每年评选一次,旨在挖掘和发现中国媒体非洲报道中的出色作品,推动中国媒体同仁更加深入、全面、准确地报道非洲发展的各个领域。 

 

相关文章:
链接: 中非合作论坛   |   中非合作网   |   中非民间商会   |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文化传通网   |   中国发展门户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   |   订阅   |    设置主页
版权所有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