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人物 文化 简讯 我的非洲故事 经济 高端访谈、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园博会
-非盟50周年
-雅安地震救援
-卢沙野:金砖国家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文化传通网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与非洲> 人物
 
非洲的星空—— 一个中国人眼中的多彩苏丹
更新日期: 09 24, 2012 来源: 崔小琴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记者 崔小琴

 

    “在每幢建筑花格子窗(DIWAN)的后面都隐藏着一双双女子向外窥视的明眸,从那里她们从容地观察过客和街市却又不会被人发现,那 DIWAN就像镶嵌在每幢建筑上的面纱,华丽而又隐蔽。”这里描绘的不是中国江南小镇娇羞的姑娘,也并非欧洲城堡中富有迷幻色彩的女人,而是富有阿拉伯风情的苏丹女子。这篇名为《苏丹女人的眼睛》的文章出自一个与这片土地有着十多年渊源的中国年轻人——苏宁。

结缘苏丹 

    要不是工作的原因来到苏丹,可能苏宁过得会是另外一种人生,2002年,这个年轻的中国桂林小伙子因为工作原因来到了遥远的非洲大陆,没想到从此的人生际遇就与苏丹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2002年,苏宁所在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其派驻到该公司位于苏丹的办事处,回忆起启程之前的那段经历,苏宁对《中国与非洲》的记者说:“去苏丹之前,我对非洲没有任何的概念,想象之中的苏丹或许就是那种黄沙漫天、虫蝇遍地的恐怖之地,所以可以说在没有任何精神准备的情况下,我就这样踏上了非洲的土地。”

    苏宁在苏丹开始的几个月工作非常繁忙,在三个月充实的工作之后,他才有时间静下心来看一看这与中国截然不同的国度是个怎样的地方,这里的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苏宁在国内曾在新疆工作,那里的沙漠气候和宗教信仰同阿拉伯世界有着很多共同点,所以他回忆说国内的生活经验给了他很多帮助,很快适应了苏丹的生活。进出沙漠、丛林和海边的施工点对他来说,可能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艰苦。

另一扇窗

    尽管工作压力很大,苏宁却找到了一种很好的解压方式——绘画。凭借以前的一点绘画功底和对苏丹风土人情的特殊喜爱,他经常忙里偷闲,随手创作几张速写,街边卖糖的苏丹老头,风尘仆仆远道而来的当地邮差,以及其他一些形形色色的市井小人物,在苏宁的笔下都仿佛有了生命。“我就像使用相机一样使用我的笔,经常随手拿起一张废纸,就可以记录下很多生活的瞬间。”不久之后,苏宁的办公桌上就有了厚厚的一沓绘画作品。

    拉希德蒂亚布博士(DR.Rashid Diab)是苏丹有名的绘画大师,机缘巧合,他看到了苏宁的一副绘画作品,于是建议他将所有的作品集结成册,“我在艺术方面其实是个门外汉,拉希德蒂亚布博士给了我很多有用的建议,他不仅帮我把作品出版,还教我开画展,让更多人知道我的作品,可以说,是在他的引导下,我才走上了这条艺术创作的道路。”苏宁回忆这段经历时言语中充满对这位苏丹艺术家的感激之情。 2007,他在苏丹出版的这本画册SUDAN IN MY EYES 被苏丹总统府作为礼物赠送来访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一行。

1   2   Next  

 

每日要闻 更多
-曼德拉日南非驻华使馆向脑瘫儿童献爱心
-“美丽渠首”激情演绎生态文明
-非洲文化官员考察深圳文化产业发展
-首届“中非文化产业圆桌会议”在京举行
-建立新型中非战略伙伴关系和友好关系以利发展变革
 
人物 更多
-与狮共舞——非洲草原上保护野生动物的中国人
-葡萄酒杯中窥人生
-交流带来合作
-非洲的星空—— 一个中国人眼中的多彩苏丹
-交流之路,越走越宽
 
高端访谈、专访 更多
-陈众议:守护中文,守护“中国梦”
-潘鲁生:如何加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
-南非驻华大使:金砖国家有望合作构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卢沙野:金砖国家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艾平:中非党际交流面临挑战和机遇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