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服务信息 人物 文化 简讯 交流 经济 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盘点文化盛典 共享交流成果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非关系:新年迎来新机遇
-从梦想到现实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与非洲> 特别报道
 
外部军事干预不是解决非洲问题的钥匙
更新日期: 05 11, 2011 来源: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贺文萍

近期发生在北非和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广泛社会动荡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北约等组织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包括直接空袭以及武装反对派等),再加上西非国家科特迪瓦反对派在联合国维和部队以及法国驻军的直接支持下逮捕前总统并最终掌握政权等等,这一切现象的发生不仅使人们思索非洲此轮动荡的深层原因及其对 2011年非洲大选年的可能影响,而且更应使我们反思国际社会究竟应当采取何种方式和手段来帮助非洲国家解决这些冲突和问题。

冷战后非洲地区出现的动荡往往与选举纠纷有关。近年来较突出的例子有 2008年初肯尼亚因大选争议而导致的社会动荡,2009年3月几内亚比绍和马达加斯加相继发生的因反对派和执政党在选举角力中的纠纷而引发的政权“突变”,以及 2010岁末因对总统选举结果产生歧义而出现“一国两主”并最终展开武装冲突的科特迪瓦。总起来看,这些因选举纠纷而引发的冲突表面多起源于竞选双方在得票率上的接近并因而互不相让,大选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舞弊和不透明现象等等,但深层的原因则是由于非洲民主发展的不成熟、“胜者全得”的政治心态以及传统部族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的异形嫁接。

和我们相对熟悉的上述“因选而乱”或“逢选必乱”有所不同的是,近期发生在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亚等北非阿拉伯国家的社会动荡和政府垮台则并不是直接因选举问题而产生的,属于“不选也乱”。其发生和发展变化具有突然性、自发性、剧烈性和传染性等几大特征。虽然引发各国社会动荡的直接导火索各有不同,但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而加重的经济不景气、人民生活品质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分化差距日益扩大,以及这些国家长期积累的强人长期执政(本•阿里在突尼斯执政23年,穆巴拉克在位30年、利比亚卡扎菲则执政超过 41年)、高压和专制统治、裙带关系以及政治体制僵化、统治阶层的腐败行为等,终使长期积累的矛盾和民怨如火山般剧烈喷发。如今,这股政治风暴又刮向了中东的也门、巴林、叙利亚等国,人们自然也担心这股风暴是否会跨过撒哈拉沙漠,向广大的黑非洲地区蔓延?

2011年可以说是黑非洲地区的“选举年”。在这一年里陆续有近20个非洲国家将进行总统以及议会选举。年初科特迪瓦的选举争端以及非洲联盟和西非经济共同体多次调停努力的失败虽然使人们对非洲“选举年”能否顺利度过捏了一把汗,但4月份非洲第一人口和石油大国尼日利亚的总统和议会选举总体上得以顺利举行又很大程度上给非洲选举年的形势注入了不少乐观情绪。事实上,虽然北非阿拉伯国家和黑非洲国家同处非洲大陆,但撒哈拉沙漠南北的黑非洲国家与阿拉伯国家无论在政治生态、宗教信仰、民族构成,还是经济结构和民众受教育程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和北非阿拉伯国家比较高的教育普及率和因特网使用率相比,黑非洲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程度更低以及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足等各种原因,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并不高,网络通讯技术也很不发达。而且,大多数黑非洲国家在冷战结束后已经陆续走上了民主化的道路,个人或家族的长期统治现象只在极少数国家存在。正因为有上述差异,近期北非的政治风暴虽然对个别存在类似问题的黑非洲国家有一定冲击,但总体而言因国情不同,黑非洲地区所受影响的面不会太大,影响程度也不会很深。北非阿拉伯国家的政治风暴更多呈现的是“横向东扩”(即向同为阿拉伯国家和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东威权国家蔓延),而不是“纵向南移”(即跨越撒哈拉沙漠冲击到南部的黑非洲国家)。

虽然黑非洲地区的受影响程度远低于中东地区,但并不说明黑非洲地区对此轮北非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动荡具有天然的免疫能力。事实上,法国军队直接卷入科特迪瓦内战以及西方大国对利比亚的轰炸(特别是空袭卡扎菲的住所并造成其儿孙的死亡)这种以强大的外部军事干预直接介入一国的内部冲突,支持一派来打击一派的做法本身已经对人们过去认定的一系列国际关系准则(如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非洲国家一直以来推崇和致力推广的冲突解决原则(如非洲的问题应当由非洲国家和人民自己来解决,反对外部势力插手非洲事务等)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在北约的炸弹声中人们再次看到的是“强权政治”和国际关系中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利比亚战事陷入僵局并造成大量的人道主义危机的今天,人们不禁要问,局势发展何以至此?为什么没有给和平和政治解决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机会?非洲联盟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提出的和平方案以及政治解决的路线图倡议并未得到西方大国的足够重视并被迅速淹没在北约的隆隆炮火和轰炸声中。

只要翻开历史书籍,不难发现,不管是冷战时期西方大国在非洲进行的直接军事干预或者代理人战争,还是冷战后对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的“外科手术”式军事打击,外部军事干预非但没成为解决冲突的钥匙,反而往往使得一国内部冲突复杂化和长期化。非洲问题说到底还是要由非洲国家和人民自己来解决。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所非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每日要闻 更多
-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肯尼亚航空将增加飞往安哥拉首都航班
-《对外援助物资项目管理办法》将实行
-贵州茶园面积达370万亩跃居全国第二
-至2014年全球一半A320飞机方向舵将在我国生产
 
人物 更多
-从南非到中国藏区
-来自非洲的“洋雷锋”
-聚光灯下:艺术家杨彦
-科托努的女站长
-佛得角两代歌后唱响北京
 
专访 更多
-思想的力量
-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互信和共赢”是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成功之道
-谢亚静:中非贸易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非合作:有别于西方的新模式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