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利用小额信贷资金,峨山县富良棚乡的施梅会开始发展养殖业。小任摄 |
罗其荣是四川省仪陇县乡武棚乡红庙子村的一个农民。参加小额信贷前靠种粮食为生,勉强糊口,遇到灾荒还得靠政府救济。2001年乡村发展协会在他的家乡建立了小额信贷联保组,罗其荣马上参加,当年用贷来 的1000元在自己的田里改栽柿子树、桑树,半年后卖树苗就挣了3000元。
第二年他再次贷款,修建鱼塘育鱼苗。到今年,他已经得到了5次贷款,累计贷款1.4万元。罗其荣说:"小额信贷整贷零还的方式很好,可以将一笔贷款集中搞一个项目,而分期还款负担也不大。"参加小额信贷后,罗其荣开展的这些项目年净收入平均达到4万元,他们一家从此摆脱了贫困。去年11月,罗其荣获联合国颁发的"全球微型创业"一等奖。
特点
国际小额贷款起源于孟加拉的一个研究项目。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中国的农村小额信贷借鉴了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在操作上采用"政府十银行+扶贫合作社"的运作模式。政府直接、主动地参与是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一个突出特征。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副代表、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对《中国与非洲》说:"在中国,小额贷款的回报率为50%- 80%以上。以平均一户借贷2000元和较保守的20%-40% 的回报率计算, 每户参与者可以增加净收入400 - 800元。而占中国20%农村人口的低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850元左右。另外,参加小额贷款,当借款者的信用建立起来后,生产上了轨道,小额贷款的金额还可以不断地增加。小额贷款的额度一般每年递增30%-50%左右。这也就意味着低收入农民的纯收入还可以逐年增长。"
小额贷款具备着一些特别适用于低收入农户需要,而一般农业贷款所不具备的特点, 例如:
——小额贷款不需要抵押与担保,这对于往往拿不出抵押品的低收入的农民来说至关重要。
——小额贷款还给借贷者提供各种各样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内容包括家庭理财,养殖技术,科学种田,小本经营等等。同样重要的是,小额贷款主要用于支持农户的非粮食生产的家庭副业,包括养殖业,小手工业,小加工业与小商业项目。投资项目的选择完全由农户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来决定。这样一方面能充分利用农民的剩余劳动时间,也可以减少粮食种植受气候与市场价格的影响或是大规模推广某单一产品式的生产项目造成的市场风险。
——小额贷款的坏帐率很低,不会给参与的金融机构带来风险。小额贷款所采用的联保的方式,即通过邻里的压力往往比财产抵押的效果还要好。
由中国人民银行合作金融监管司在河北省滦平县的合作试点项目证明,中国的信用社系统有着可能是世界上最密集的农村金融网络。增加小额贷款无非只是在信用社的众多的业务中增加一项业务而已,并不要增加多少硬件设备及工作人员。因此, 与其它小额贷款模式比较起来,信用社的小额贷款的操作成本比较低。另外,信用社有庞大的储蓄网,可以自筹贷款资金。必要时也可以由中央银行提供再贷款。而其它的小额贷款模式则不得不依靠政府或国外的资金投入。其三,相对其它的小额贷款的机构来说,信用社为国家金融系统的一部分,受到人民银行的严密监控。有法可遵,有章可循。金融风险相对较小。最后,它的可扩大性还表现为信用社有着遍布全国的系统。把方案设计好以后,只要进行短期的培训与指导,小额贷款可以通过信用社迅速地向省一级甚至全国铺开,而不必像其它小额贷款模式一样必须重新建立一套系统。
灵魂,精髓和途径
中国小额贷款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从1994年到1997年是中国农村小额贷款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国内的非政府组织,在四川的仪陇、陕西的商洛、河北的易县等贫困地区开展小额贷款扶贫试验。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总结,农村小额贷款作为一种特有的扶贫模式和融资模式,终于为社会所认同和掌握。
从1998年开始,农村小额贷款进入推广阶段。其一,小额贷款扶贫由点到面,全面推行;其二,小额贷款由扶贫贷款延伸到向普通农民放款,成为农村新的融资手段。其三,农村小额贷款原理引进城市,作为城市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失业工人再就业的融资手段。
中国自己有了10多年的小额贷款的实践经验。目前正在根据中国的实际,不断补充、丰富和完善小额贷款的内容,以便使小额贷款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帮助弱势群体提高生存质量和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小额贷款的灵魂——扶真贫,真扶贫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共同富裕的社会理念作基础,小额贷款以"扶真贫、真扶贫"为价值诉求,小额贷款很快被接受和采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小额贷款的精髓——联户担保,分期还款
小额贷款为什么必须坚持联户担保、分期还款的原则?小额贷款是贷款不是救济。贷款就必须偿还。小额贷款做得比较好的地方,贷款回收率达到98%,不是因为那里的人觉悟特别高,而是有联户担保、分期还款作保证。联户担保组织中的成员,彼此知根知底,担保和监督关系的透明度极高,信息不对称的偏差极小,能把道德风险降到最低限度。而要分期还款的原因更简单,因为贷款对象在年终不可能一次性地拿出那么多钱来还贷款,所以要分期还款。
小额贷款的路径——自我管理,自我受益
四川省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在昆山村创建了农民互助脱困基金会。这个基金会坚持"自愿、自主、互利的基础上资金自筹,责任自担,独立核算,民主管理,互助合作"的原则。基金会核心内容主要有:
(1)自愿入股。村民自愿申请入股,每股1000元。农户自己可以订计划在本年度内分期交清。
(2)政府赠股。有生产能力的贫困农户,通过自愿申请,村民民主讨论后,可获得政府赠送股份1份即人民币1000元。
(3)基金使用。用钱支利息,入股有红利。协会全体成员按地域划分成几个中心,中心分别每十天组织召开一次中心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审批贷款和监督还款。贷款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年。第一年度贷款额度不超过3000元。每一笔贷款都必须实行分期还款。
现在,国家的扶贫资金、央行通过农村信用社发放的"支农再贷款"、接受的捐赠及其他资金,都可以通过这个渠道落实到农民头上。贷款机构这时只能按照正常利率向农民互助脱困基金会收取利息。小额贷款管理过程的活动主体是农民自己,所以收益也归农民自己,农民乐意加入互助脱困基金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