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服务信息 人物 文化 简讯 交流 经济 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盘点文化盛典 共享交流成果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非关系:新年迎来新机遇
-从梦想到现实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与非洲> 中国报道
 
“利”与“义”的追求
更新日期: 03 31, 2011 来源: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刘薇
在沙漠中探求生存之路,寻找“利”与“义”的结合

2011222,亿利资源集团正式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GLOBAL COMPACT)组织。对此,政协委员、亿利集团总裁王文彪表示,加入这个组织不是缴纳会费简单的事情,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注重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他强调:“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民营企业的负责人,不但要带领企业搞好自身发展,造福一方人民,要有对“利”的追求,更要有对“义”的责任,把绿色、生态、环保作为一种大公益事业去发展。”

挑战大漠 

王文彪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他的童年是在位于内蒙古、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库布其沙漠度过的,亲眼目睹了沙进人退、地退、河退的严酷现实。

1988年,当位于沙漠中的杭锦咸水湖盐场濒临倒闭时, 30岁的王文彪正在杭锦旗政府担任秘书工作。对于一个农民的儿子而言,能谋上这样一个位子,是令人羡慕的。但当政府为杭锦盐场选派场长时,身为党员的王文彪选择去了盐场。为了企业的生存,王文彪顶着风险,举债7千万人民币修建了一条长 65公里的穿沙公路。为了保住这条走出沙漠的生命线,王开始绿化沙漠改善生态环境,却也因此发现了沙漠的经济价值。通过摸索实践,他开始大规模种植适宜沙漠生长的中草药,形成沙漠生物制药产业,年产值达 30亿元。

“我们并不是一味地去投资,搞公益性的生态绿化,我们还要利用沙漠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变沙害为沙利!”,王对《中非》说。在过去的 20年中,王文彪坚持投资绿化近20亿元,在沙漠中打造了4000多平方公里的绿色草地和连绵起伏的草原,铺设了 5条长达234公里的穿沙公路,还发展了沙漠旅游产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让十几万农牧民走出了大漠,改变了他们生产、生活、生存环境。 

 追逐梦想 

“绿色、循环、清洁、低碳”是王文彪发展企业的宗旨。依循这个理念,经过 20年的发展,王文彪将当年每年化工产能仅为四、五十万的盐场发展为拥有资产总额100多亿元的亿利资源集团公司,形成了独特的清洁能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 

变废为宝是这条产业链的最大特点。王从煤炭的开发做起,利用采煤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煤矸石作为发电原料,用发出来的电生产 PVC树脂化工产品,再用所有的工业垃圾做环保水泥。王自豪地说:“我们产业链实现了两个零排放,即所有工业废渣全利用零排放,所有工业污水全利用零排放”。这条产业链每年可节煤 250万吨,节水800万立方米,节电8000万度,减少工业垃圾填埋 3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万吨,因而得到了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认可和推广。 

发展沙漠新经济是王文彪的最大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观念、技术、资金缺一不可。观念上,追求绿色安全的利润已成为 6000亿利人的共识,不仅仅是利润、销售,生产安全、质量安全、沙漠绿化面积和节能减排都成为考核指标。为了不使投资等于零,技术支撑是沙漠产业化的关键。经过多年探索,亿利不仅拥有了中草药野生化、半野生化栽培技术专利,还掌握了国内外先进治沙、防沙技术。资金的解决则需要依靠产业的发展。“我们用 20年的时间让沙漠绿起来,现在在这个绿色的载体上发展产业,通过产业发展不仅解决资金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开发荒漠资源,形成良性循环”,王文彪解释说,“我们是把沙漠的资源当成资本去运作,才有效率和效益的双重实现。”  

据有关专家测算,未来二、三十年中国人口将达 15亿,需增加农业用地、城市交通发展用地近10亿亩,在沙漠中奋斗了20年的王文彪有了向沙漠要土地想法,“通过我们在库布奇沙的实践看,沙漠是可以绿化的,也是可以利用的 !” 在今年的两会上,作为政协委员,他建议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将荒漠化土地改造实现的增量土地的使用者年限延期至100年以上,他解释说:“包括沙漠、荒山在内的荒漠化治理的见效周期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必须要形成长效机制,才能使投资有价值,投资有所得,才能使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荒漠化的改造中,让祖国更多的荒漠快点绿起来。”

 

 

 

每日要闻 更多
-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肯尼亚航空将增加飞往安哥拉首都航班
-《对外援助物资项目管理办法》将实行
-贵州茶园面积达370万亩跃居全国第二
-至2014年全球一半A320飞机方向舵将在我国生产
 
人物 更多
-从南非到中国藏区
-来自非洲的“洋雷锋”
-聚光灯下:艺术家杨彦
-科托努的女站长
-佛得角两代歌后唱响北京
 
专访 更多
-思想的力量
-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互信和共赢”是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成功之道
-谢亚静:中非贸易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非合作:有别于西方的新模式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