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5月张茂清(前右)在实习示范基地培训植物系老师油菜栽培技术
由于历史原因,埃塞俄比亚农业水平较低。但通过引入国外技术及人才,这个东非国家迅速提高了本国的农业技术水平,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自从2001年中国与埃塞俄比亚签署协议,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培训项目以来,已经有100多名中国农业技术方面的教师来到埃塞俄比亚参与到这一项目中,张茂清就是其中一位。她在Alage ATVET College 已经工作了9年。这位来自湖南韶山市农业局的农业技术专家目前是ATVET 项目的小组长兼副协调员。日前,张茂清接受了《中国与非洲》杂志的专访,谈了她对这一项目和埃塞俄比亚农业发展前景的看法。
《中国与非洲》:您在埃塞开展了哪些项目?效果如何?
张茂清:在来埃塞前我在韶山市农业局工作了12年,先后从事农业综合开发,作物病虫害预测与防治、科教及种子管理多项工作。因此,在这个项目中,我主要是承担大田作物病虫害防治,作物收获理论教学及大田作物栽培实习与示范,以及培训农业技术人员。
我在埃塞开展过的工作主要包括:一是讲义及教材编写。我编写了植物保护讲义及实习手册,大田作物及蔬菜栽培实习手册,滴管施肥,茶叶加工模块教学讲义,以及参与了《园艺作物生产》教材中害虫及杂草防治模块编写。
二是理论与实习教学。我先后教授植物保护、大田作物生产、蔬菜生产、滴管施肥、茶叶加工等理论与实习教学。
三是技术示范与推广。我先后在Alage, Asella, Sodo, Dilla等ATVET学院示范推广了小米、向日葵、玉米、高粱高产栽培技术等多项技术。
通过多年的工作,我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相关课程的教学讲义,我所编教材与当地老师共享,使得他们的理论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培训指导当地老师实习,当地老师动手能力得到加强。
您认为在农业发展上,埃塞俄比亚面临哪些挑战?应该重点放在哪些技术上?
埃塞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是农业基础设施相当薄弱,非常欠缺。农民基本靠天吃饭,广种薄收,有效灌溉面积不足10%。其次,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民对良种,肥料,农药投入很少。这里工业不发达,肥料、农药靠进口,价格是中国的2-3倍,农民买不起。第三,新技术普及慢。由于缺乏相应的教材,现有的农民技术员难以满足现代农业技术推广需要。
还有一点,当地耕地缺乏保护,过度耕种,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
埃塞俄比亚的农业发展要从多方面提高,包括科学规划、多途径保护耕地、防治沙漠化、增加投入合完善基础设施。另外,推广普及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和提高劳动力素质很重要。就目前来说,埃塞俄比亚应该主要推广良种培育、节水灌溉、科学施肥、有害生物综合防控及农产品产后加工管理技术等。
您怎么看待这个项目?它能从哪些方面提高中埃农业合作?
这个项目有多重意义。首先,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可以把中国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嫁接到埃塞。埃塞俄比亚的国情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类似,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中国的先进农业技术解决埃塞粮食安全问题,消除贫困。
我们将把中国已推广多年的农业实用技术,如玉米良种培育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技术、化学农药除草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及机械收获技术等,在埃塞俄比亚示范推广。这些技术有利于提高埃塞集约化生产水平,为埃塞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索成功经验。
中国农业技术在职教学院的示范推广,提高了当地老师和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职教学院毕业学生是埃塞农民培训中心的骨干,通过他们促进了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直接影响到当地农民的增收,影响到当地农民生活的改善,也直接带动了当地农民对农业的投入。
目前埃塞玉米种植已改过去的撒播方式,采用优良品种穴播,产量大幅度提高,很多时鲜的蔬菜品种在首都大市场都可以采购,改善了当地人们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