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是上世纪90年代我国第一批启动“对非教育合作”的高校之一,主要合作伙伴是肯尼亚埃格顿大学(Egerton University)。1994-2002年,两校执行了“中肯高教合作计划”,在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迄今,两校已经有近20年的合作历史,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和现任部长袁贵仁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视察该项目。该校目前还与埃及的亚历山大大学、毛里求斯大学有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最近,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周光宏教授就南京农业大学与非洲高校合作交流所做的工作和未来计划接受了《中国与非洲》的专访。
在 “中非高校 20+20 合作计划 ”框架下,贵校与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启动了哪些合作项目?进展如何? 2012年有哪些新的合作计划?
(1)在埃格顿大学建立了“专家工作站”。工作站为两校教师交流搭建一个平台,为科研、培训、研究生联合培养等工作提供组织和机构保障。目前我校吴琴生教授和刘高琼教授两人长期在埃格顿大学工作,每年还派遣6-8名短期专家赴肯尼亚工作。
(2)为埃格顿大学援建了一个网络室。首批20台电脑和服务器已经到位,缓解了埃格顿大学网络设备紧缺的问题,受到埃格顿大学师生的普遍欢迎。
(3)捐赠了一批英文图书。2010年10月,我校向埃格顿大学赠送“21世纪高校优秀教材和研究丛书(英文版)”200本,涵盖生物学、化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食品科学等多个领域。2012年拟继续捐赠一批新版图书教材。
(4)培养研究生。我校已经为埃格顿大学培养8名博士研究生,涉及农学、园艺学、动物医学等专业,2012年拟招生领域将拓展到人文社科领域。
两校在肯尼亚合建的“中肯园艺技术合作中心”为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了哪些帮助?在农业技术培训方面,双方有哪些合作项目,非洲学员的反馈如何?
1995年,我校在埃格顿大学设计建造了“中肯园艺技术合作中心”,为肯尼亚提供园艺作物大规模生产、选种和无土栽培技术。这种技术便于中小农户推广应用,适合肯尼亚农业生产实际,肯尼亚教育、农业和科研等政府部门对中心给予极大关注。该项技术已在周边地区推广上万公顷,肯尼亚前总统莫伊曾到该中心视察,极力赞扬中国援建的“中心”和所展示的的农业技术。
2008年以来,每年在埃格顿大学举办“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培训班和“温室作物生产”两期技术培训班,为肯尼亚、卢旺达、乌干达等10余个国家培训高级农业技术人员200余人。学员们普遍反映,从培训班学到了实实在在的中国农业技术。
贵校非洲农业研究中心是何时成立?开展了哪些合作项目?未来在中非农业合作方面有哪些计划?
2007年1月,我校成立了国内首家“非洲农业研究中心”,“中心”整合学校优势资源,围绕非洲国家在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等领域面临的问题,开展双边和多边的合作研究,为中国政府和非洲国家政府间的农业合作提供咨询。目前,与埃格顿大学开展了“互利共赢”的合作研究项目,如“小麦秆锈病新抗源的开拓、鉴定、创新和应用研究”项目(Explore,identification,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new germplasm resistant to wheat stem rust)。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开展“粮食安全特别计划”框架下“南南合作”战略研究等。举办了首届和第二届“走非洲,求发展”论坛,出版了论文集。
2011年8月,与埃格顿大学合作向国家汉办申请建设“农业孔子学院”,在推广汉语的同时,传播中国文化、农业文明与实用农业技术,打开中肯两国合作交流的新窗口,减少、消除肯尼亚粮食安全和贫困问题。中心还将突出非洲区域和国别研究,开展《东非共同体国家农业研究》、《肯尼亚国别研究》等研究课题。
在多年的援非培训与对非合作中,贵校在中非农业合作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
农业合作是我国对非合作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一直注重合作项目的针对性、连续性,实现了见效快、影响大的目标。 中非农业合作也是“互惠共赢”的,如小麦锈病是威胁世界特别是非洲粮食安全的毁灭性病害,双方的合作将为小麦抗病育种提供宝贵种质资源,对中肯两国,甚至世界的粮食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目前约有多少非洲学生在校学习,学校为他们提供哪些奖学金?未来计划招生规模如何?
目前在我校学习的来自非洲国家的学历生35人,主要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生来自肯尼亚、南非、苏丹等16个国家;每年为非洲国家培训150名左右种植业、养殖业、信息农业等领域学员。提供的奖学金有“中国政府奖学金”、“江苏省政府茉莉花奖学金”和“南京农业大学奖学金”等。今后打算把非洲学生规模扩大到300人左右。同时,将启动我校本科生到非洲高校教学实习、研究生开展非洲问题研究、去非洲完成学位论文等工作,开展中非学生“双向互动”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