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服务信息 人物 文化 简讯 交流 经济 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从梦想到现实
-祖马访华和中非贸易再创新高
-一个中国总理与非洲
-周恩来在非洲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与非洲> 简讯
 
科特迪瓦:站在战与和的十字路口
更新日期: 12 28, 2010 来源: 新华社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记者吴昌荣

  受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共体)委托,贝宁、塞拉利昂和佛得角三国总统定于28日前往科特迪瓦斡旋,旨在破解这个国家自总统选举结束以来出现的"一国两主"政治僵局。

  分析人士认为,一些国际势力和地区组织近日纷纷要求"前总统"巴博立即让权并发出武力干涉威胁,而巴博仍强硬表示绝不会交出权力,这使科特迪瓦局势出现危险征兆。

巴博面临更大国际压力

  自科特迪瓦选举危机爆发以来,瓦塔拉几乎获得了国际社会"一边倒"的支持,而巴博面临的政治压力与日俱增。

  23日,西非经济货币联盟召开特别部长会议,要求西非国家央行只为瓦塔拉阵营提供服务。同日,联合国大会也一致决定,承认瓦塔拉阵营派驻联合国的特别代表。24日,西共体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召开特别首脑会议,随后宣布将派特别代表团赴科特迪瓦要求巴博和平让权。

  国际社会一边大力支持瓦塔拉,一边对巴博及其亲友实施旅行禁令等处罚。非洲联盟(非盟)和西共体已暂时中止了科特迪瓦的成员国资格,呼吁巴博承认瓦塔拉赢得选举。此外,世界银行也已决定停止贷款给科特迪瓦。

  27日,非盟还委派肯尼亚总理奥廷加负责"跟踪"科特迪瓦局势。一些观察家认为,此举进一步加大了对巴博的压力,因为奥廷加本人就是在经历了一场与肯尼亚现任总统齐贝吉针锋相对的总统选举危机之后出任总理的,而且他此前已明确要求巴博承认失败。

  但是,瓦塔拉政府目前仍被困在酒店内,无法大规模动员其支持者。瓦塔拉方面26日呼吁民众从27日开始全国大罢工,直至巴博交权,但只得到极少数民众响应。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瓦塔拉政府在国际支持方面占尽优势,但这一优势目前还很难让巴博"服软"。

武力威胁调门渐渐升高

  由于旨在打破科特迪瓦政治僵局的外交努力迟迟没有取得突破,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的呼声越来越多。这让人感到科特迪瓦发生武装冲突的危险在加大。

  西共体24日在特别首脑会议结束后发表公报,要求巴博"立即交出政权,否则将采取任何必要的措施,包括使用武力,实现科特迪瓦人民的意愿"。会议还要求西共体委员会执行主席立即召开国防参谋长委员会会议,以讨论未来的行动计划。

  荷兰国防部24日宣布,一艘荷兰海军补给舰正前往科特迪瓦海域,将向停泊在那里的法国军舰提供补给。

  面对外界武力干涉的威胁,巴博立场依然强硬,但也作出些许让步。他一方面重申自己是科特迪瓦总统,指责"美国和法国反对他而支持瓦塔拉上台执政是一场阴谋",另一方面表示欢迎成立一个有国际社会代表参加的选后危机评估委员会,以客观分析事实和选举过程,促进和平解决危机。

  "在非洲,这还是第一次一些非洲国家因为选举出现问题准备对别国开战,"巴博说。他同时表示,一旦外国进行武力干涉,很可能导致科特迪瓦爆发内战,对此他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

  分析人士指出,眼下的科特迪瓦局势正站在战与和的十字路口,有关各方通过谈判达成妥协才是最佳选择。因此,人们希望西非三国总统的斡旋活动能产生积极效果。

 

每日要闻 更多
-工信部将发文鼓励民资参军
-津巴布韦烟叶产量提高
-北京车市空前透支 限购令或淘汰三成经销商
-成渝高铁正式开工:西三角经济圈现雏形
-四万亿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六成完工
 
人物 更多
-科托努的女站长
-佛得角两代歌后唱响北京
-一个乌干达人的东方情结
 
专访 更多
-肩负使命的人
-发展的奇迹
-传递梦想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