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2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我占了这宝贵的一席,就不能不做实事,不能不考虑为安徽、全国的发展尽点力。”连续两届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刘荣玉,觉得肩上的责任重大,必须不负重托。
就是这样的想法,让刘荣玉停不下来。3月2日下午,看着有点时间,刘荣玉和几位医药卫生界的委员一起到北京的几家医院考察。她是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的医生,“我总想多了解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让群众早日摆脱看病难问题。”
自从担任安徽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的会长以来,连续3年,刘荣玉牵头调研人才情况,以应对产业转移给安徽带来的挑战。第一年关注的是创新人才,第二年是高校高层次人才,去年是技能型人才。
“每年我们都发放几千份调查问卷,深入到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调研,我们的原则是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给出的建议针对性要强。”刘荣玉说。
去年,经过三四个月的调研,她发现,我国产业经济中的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甚至已经成为制约产业转型与发展的重要障碍。“国家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中,已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人才优先、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战略举措。”
刘荣玉分析了现状:等级结构不科学,高级工严重短缺;年龄分布不科学,年轻的高技能型人才匮乏;缺乏有效培训;流动性过大;与需求脱节;政策不配套。“很多家庭都不愿意让孩子去职业学校,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上职业学校的人往往都是因为家里穷,或是升不了学的。原因是整个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缺乏认可,认为没有社会地位。”刘荣玉建议,要营造全社会“以能为重,以技为荣”的氛围,赋予技能型人才应有的社会地位和政策保障,同时健全培训制度、推动校企合作、设立卓越技师培养计划专项基金、加大政府统筹等。
前两年,刘荣玉关于创新高校高层次人才方面的建议,已经得到安徽省的重视,正在逐步推行。“我是政协委员,我就得做实事,只有这样做,我心里才踏实。”刘荣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