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服务信息 人物 文化 简讯 交流 经济 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中非关系:新年迎来新机遇
-从梦想到现实
-祖马访华和中非贸易再创新高
-一个中国总理与非洲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与非洲> 简讯
 
中国农村危房改造惠及数百万人
更新日期: 03 07, 2011 来源: 新华网北京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记者王橙澄、李劲峰

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 来自中国西部的全国人大代表刘乔英告诉记者,在刚刚过去的那个严冬里,尽管贵州省再次遭遇严重的冰冻灾害,但她已不用像2008年冬天一样,每日每夜为村里的危房户担惊受怕。

刘乔英是贵州省高峰镇麻郎村党支部书记。2008年初,中国南方遭遇历史罕见特大冰冻灾害。当时,麻郎村的200多户人家中有近30户仍住在破旧不堪的危房里,冰雪重压更让这些房屋摇摇欲坠。

“那个冬天夜里都睡不着觉,最担心的就是冰雪半夜压垮他们的房子,造成人员伤亡。”刘乔英说。

2011年初,中国南方再次遭遇冰冻灾害,麻郎村近30户人家却已几乎全部住进了坚固温暖的新居。村民罗时红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

60多岁的罗时红是村里的极贫户,一家5口常年挤在不足40平米的破木房里。几年前,堂屋房梁断裂后,屋顶的瓦片逐渐掉落,躺在屋内的破草席上,可以通过屋顶的破洞望见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墙壁用竹子编成,外面糊了一层牛粪。

罗时红患有残疾,几个子女也以种地为生,一家人的人均年收入不满622元,仅能填饱肚子,实在没有能力修建新房。罗时红说,2008年冬天,屋内更是四面透风,烤一大炉火也冷得人瑟瑟发抖。

正是2008年那场特大雪凝灾害,造成中国南方山区农村大量房屋损坏、倒塌。中国政府在受灾最重、贫困人口最多的贵州省,率先启动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通过政府补贴资金和无偿资助等形式,让住在危旧房屋、土坯房和茅草房里的困难群众,陆续搬进新居。

 

每日要闻 更多
-中尼建交40周年招待会在京举行
-南非华人成立非洲中华慈善基金 首批捐助200万
-我国将加快房产税改革试点 逐步扩至全国
-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可行性研究将重启
-王岐山:涉农信贷投放不能减少
 
人物 更多
-科托努的女站长
-佛得角两代歌后唱响北京
-一个乌干达人的东方情结
 
专访 更多
-“互信和共赢”是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成功之道
-谢亚静:中非贸易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非合作:有别于西方的新模式
-肩负使命的人
-发展的奇迹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