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7日电 2011全国两会正在召开,此间“幸福指数”继续升温。“幸福”包含哪些内容、实现途径是什么、考核标准看什么等等,成为继“和谐”之后的又一高频热词,同时,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讨论最多的内容。
浙江代表团缪水娟说,幸福指数是反映百姓生活能否达到小康水平的指标,提高百姓“幸福感”要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说,全国上下下决心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发展的质量搞上去,肯定会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老百姓的幸福感也会显著增强。
全国政协委员蒋明麟说,每个人的幸福感都不一样,不可能用统一的数据来衡量。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关键在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民生的基础就是经济。GDP与幸福之间,不能完全划等号,也不能完全划不等号。
全国人大代表姚玉舟认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GDP,使政府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到改善民生当中。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百姓的幸福指数也逐年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