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7日电“要变被动抗旱为主动防旱。”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亳州市委主委、高级农艺师徐景龙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说,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徐景龙代表说,“一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和完善农村水利的政策意见,我们要着力构建和谐齐全完备的人水共生关系,让水既不为害,还要为人服务。
“现在水利设施老化的情况比较严重。”据徐景龙代表调查:近年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投入总体呈下滑趋势,全国仍有54%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溉条件,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因洪涝受灾面积超过2.1亿亩,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徐景龙代表呼吁,为依法规范水利建设和管理的投入机制、管理体制,强化城乡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促进新时期农村水利的健康发展,建议尽快制定农村水利法。徐景龙代表建议从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建立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立公共财政对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实行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分类实行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实行水利综合执法、加强全民国情水情教育等多个维度齐抓共管,才能真正从被动抗旱变为主动防旱,建立起和谐的人水共生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