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服务信息 人物 文化 简讯 交流 经济 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中非关系:新年迎来新机遇
-从梦想到现实
-祖马访华和中非贸易再创新高
-一个中国总理与非洲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与非洲> 简讯
 
政绩考核“新指挥棒”渐行渐近
更新日期: 03 09, 2011 来源: 新华网北京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记者刘铮、岳德亮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 无论是“两个同步”、民生优先,还是绿色发展、服务型政府,“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展现的图景令人期待。但是,面对一系列必须完成的重要转变,必须依靠新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来引领。

在审查和讨论中,一些代表委员明确指出:如果延续原有的追求GDP和财政收入、对社会事业和环境保护重视不足的政绩考核评价办法,规划新理念很难突破旧格局。

一个事实是,虽然近年来中央着力强调引导提高发展质量,但一些地方在政绩考核的左右下依然对GDP情有独钟,致使GDP增速一级快过一级,大大超出预期;虽然一再强调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但一些地方开始时并没有真正纳入政绩考核,结果造成最后突击拉闸限电。

值得注意的是,“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已经对政绩考核办法作出新规定:弱化对经济增速的评价考核,把对结构优化、民生改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的综合评价考核,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和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不考核GDP和工业指标。

面对新形势和新的“指挥棒”,需要政府职能和干部理念的转变。当务之急是,要在发展问题上走出“唯GDP论英雄”的误区,并抓紧制定新的政绩考核具体办法,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业已绘制的“十二五”蓝图。

 

每日要闻 更多
-杨洁篪:已帮助非洲修建铁路2200余公里
-世行学者:非洲政府治理能力恐成发展瓶颈
-商务部可采取终止交易等措施保护国家安全
-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或上半年出台
-世十年中国平均关税从15.3%降到9.8% 进口增4.7倍
 
人物 更多
-科托努的女站长
-佛得角两代歌后唱响北京
-一个乌干达人的东方情结
 
专访 更多
-“互信和共赢”是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成功之道
-谢亚静:中非贸易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非合作:有别于西方的新模式
-肩负使命的人
-发展的奇迹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