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服务信息 人物 文化 简讯 交流 经济 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中非关系:新年迎来新机遇
-从梦想到现实
-祖马访华和中非贸易再创新高
-一个中国总理与非洲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与非洲> 简讯
 
中国人从容面对世界
更新日期: 03 15, 2011 来源: 新华网北京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记者 任沁沁 张云龙 章利新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 不久前,在沈阳的何伟接到穆罕默德•尤努斯的电话。“我想和你聊聊,我管穷人的钱包,你管穷人的眼睛。”

尤努斯是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因开创小额贷款,被称为“穷人的银行家”。

何伟是何氏眼科的创办者,全国政协委员。他一直信奉“爱心创造光明”。他的医院里,每年固定有150名医生轮流驻扎当地最基层,为看不起病的老百姓免费治疗。

把这两位来自异国的人联系在一起的,是他们共同的价值理念。西方教义中有言“财富是馈赠,慈善是责任”,中国古代有“人饥己饥”的说法,劝导“济人之急,救人之危”。

何伟说:“如果心是想到一起的,世界就没有距离。”

身为国际防盲协会西太平洋地区联合主席,何伟下个月还要带着一支约20人的队伍,前往卢旺达为当地穷人看病。

中国经济总量在2010年跃升至世界第二。然而,前进中的中国人并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的进步,人们讨论着如何提升“幸福指数”,思考着怎样丰富精神境界,寻找着用何种方式面向世界、表达中国。

5个多月前结束的上海世博会,向世界表达了一个有伟大文明和精神传承的中华民族,有志气和能力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回想起190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在中国共襄盛举,全国政协常委、时任上海世博局副局长的周汉民告诉记者:“世界认同中华民族,我们不仅有历史,更有未来。而这个未来,有赖于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

 

每日要闻 更多
-世界银行宣布深化同非洲合作关系
-希望工程走进非洲 第一所希望小学落户坦桑尼亚
-喀麦隆与中部非洲其他国家分享南南合作成果
-非洲国家间交往增多促肯尼亚航空业复苏
-改革贵在知行合一
 
人物 更多
-科托努的女站长
-佛得角两代歌后唱响北京
-一个乌干达人的东方情结
 
专访 更多
-“互信和共赢”是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成功之道
-谢亚静:中非贸易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非合作:有别于西方的新模式
-肩负使命的人
-发展的奇迹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