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服务信息 人物 文化 简讯 交流 经济 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中非关系:新年迎来新机遇
-从梦想到现实
-祖马访华和中非贸易再创新高
-一个中国总理与非洲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与非洲> 简讯
 
政治途径是解决利比亚危机的最终出路
更新日期: 04 02, 2011 来源: 人民日报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2月中旬至今,利比亚局势持续动荡。据报道,利比亚当局武力镇压示威民众,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导致示威抗议迅速升级为武装冲突,演变为严重人道主义危机,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和担忧。在这种背景下,联合国安理会首先通过了1970号决议,决定对利比亚实施制裁。后在阿拉伯国家联盟关于建立“禁飞区”的呼吁下通过了1973号决议,决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平民,其目的是制止暴力,使利比亚局势尽快恢复稳定。安理会中的阿拉伯国家黎巴嫩及三个非洲国家南非、尼日利亚和加蓬对该决议投了赞成票。

3月19日起,多国部队以执行联合国有关决议为名,开始对利比亚实施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行动。利比亚多个城市的军事目标及卡扎菲住所遭到轰炸,政府军防空力量被严重摧毁,地面部队也多次遭到打击。一些阿拉伯国家如阿联酋、卡塔尔也参与了对利军事行动。利比亚反对派在西部一些部落和民众的支持下,与利政府军展开“拉锯战”。卡扎菲政权的一些骨干开始动摇,外长库萨等高官出逃。目前利比亚形势仍在发展之中,前景还不明朗。

利比亚政府称,多国部队的军事打击已造成100多名平民丧生。联合国难民署表示,已有超过35万难民为躲避战乱逃离利比亚。随着多国部队军事打击的持续,国际社会的困惑、质疑和批评也在不断上升,非盟和一些国家认为军事打击造成平民伤亡,有违联合国1973号决议的初衷。部分参加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的国家内部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反战声音。

剪不断,理还乱。面对当前出现的复杂局势,国际社会开始反思在利比亚问题上的做法,尝试探索其他解决方法。非盟召开紧急会议,提出了政治解决利比亚危机的“路线图”。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表示,土准备充当利比亚冲突的调停者,以便尽早达成停火协议。日前,4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的外长或代表在伦敦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利比亚问题“联络小组”,寻求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利比亚危机。联合国利比亚问题特使也将于近期再赴利比亚斡旋。

    利比亚危机错综复杂,军事打击能否有效保护平民,能否使利比亚局势尽快恢复稳定仍是一个疑问。军事行动历来开始易,结束难,不少舆论认为持久的军事行动反而有可能加重利比亚的人道主义灾难,这明显同安理会有关决议所要达到的目标不符。若利比亚今后陷入长期内战或混乱,甚至成为第二个索马里,对于利比亚人民来说无疑是一个梦魇,对地区稳定也将构成严重威胁,而这一切是谁也不希望看到的。

利比亚战火纷飞,国际社会对此不能熟视无睹。历史证明,武力从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往往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对话与协商才是化解危机的有效方法。对于解决当前利比亚危机,政治手段还远未穷尽,各方不应放弃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危机的努力,推动利比亚国内实现民族和解。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只有这样,利比亚人民才能免受战火之苦,恢复和平与安宁。

 

每日要闻 更多
-中国重申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2011年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2011年我国稀土开采总量控制在9.38万吨以内
-中国首条穿越长江地铁隧道顺利过江 全长3100米
-发改委住建部下达350亿元廉租房投资
 
人物 更多
-科托努的女站长
-佛得角两代歌后唱响北京
-一个乌干达人的东方情结
 
专访 更多
-“互信和共赢”是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成功之道
-谢亚静:中非贸易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非合作:有别于西方的新模式
-肩负使命的人
-发展的奇迹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