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人物 文化 简讯 我的非洲故事 经济 高端访谈、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卢沙野:金砖国家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共建金砖银行成金砖峰会焦点
-新经济时代
-中非人文交流合作,战略性选择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文化传通网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与非洲> 简讯
 
天全县:一个被忽略的灾区 十余万人苦盼救灾物资
更新日期: 04 23, 2013 来源: 京华时报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震后第三天,天全县告急。

  这是一个被忽略的灾区,90%以上房屋成为危房,部分乡村至今电力中断,10余万灾民因缺少物资等待安置。

  灾情

  危险的老城

  天全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二郎山东麓,青衣江上游,人口15万。4·20芦山地震后,天全县15个乡镇受灾严重,目前该县5人死亡,2人失踪,重伤81人。

  从雅安沿318至天全县,道路非常通畅,但很明显地看出,大部分车辆半路就拐到了芦山和宝兴方向,很少有社会救援车辆前往天全。

  地震发生时,60岁的廖振正在家里照看孙子,她幸运地跑出了晃动的房子没有受伤。但如今,她家的房子已经无法再住人。3层老楼的房顶已经全部塌陷,墙体的裂缝足足可以容纳一个拳头。

  在天全县城厢镇新民街,大约有90%的住宅都已无法居住,临街的住宅都围起了警戒线,贴上“危房”的标志。

  在天全县政府前的广场上,天全县农村信用社搭建了5顶帐篷,其中3顶用于临时办公,两顶用于员工的居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地震后他们的办公楼已经成为危房。

  目前,天全县在县中心广场设立了临时的安置点,但因为房屋受损面积太大,现有的帐篷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灾民的安置需求。

  昨天下午,天全县委宣传部部长代学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该县灾情严重,急需救灾物资——帐篷12110顶、发电机200台、手电筒2800只、棉被17100床及油布、雨衣、大米、食用油、矿泉水等生活物资。同时,需要大量活动板房用于灾后恢复重建过渡安置。

  小河乡村民盼救急物资

  昨日,记者抵达天全县小河乡,这里是该县受灾最重的乡镇之一,该乡人大常委会主任吕刚将自己生活多年的家乡称为“站立的废墟”。

  道路两旁看似完好的住宅,在内部结构上已经遭受严重损毁。村民都住在帐篷里。

  在小河乡秋丰村,村民们在村头的一片农田里集中搭建了一片临时安置帐篷。地震后的第一夜,这里没有电,一场夜雨让震后余生的村民生活雪上加霜。村民们把家里最厚的棉被都搬到帐篷里,在度过了艰难的一夜后,他们仍然没有等来希望的救灾物资。

  村里的标志性建筑——村委会办公楼是受损最严重的建筑之一,这栋两层的白色建筑在地震中扭曲变形,巨大的裂缝和脱落的墙体显示出地震当时的惨烈。二楼的阳台在地震中已经全部断裂,院内随处可见散落的碎石。

  帐篷还差2700多顶

  “这些房子,从外面看上去都没什么问题,但里面已经垮塌了。”小河乡抗震救灾信息工作组组长代明琼说。代明琼介绍说,他们现在最缺乏的就是帐篷、油布等救灾物资。“村民基本都处于自救阶段,11000多人需要安置,帐篷的数量还差2700多顶。”

  昨天中午12点,由于缺乏物资,小河乡秋丰村百余名村民在小河乡乡政府北部向政府寻求物资。“我们一个村才几个帐篷,让我们怎么分嘛”,家住秋丰村的一名村民告诉记者,前天晚上乡政府给每个村的村民分发帐篷,但是在分发时就出现了纠纷,“村民谁也不愿意睡路上”。

  中午12点半,村民们甚至拦下了一辆“天全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车,“为什么不给我们救灾物资”。不少过路的车辆都无法通过。民警和乡政府的领导都赶到现场劝说村民,告诉大家,“帐篷、水、食物都在运送中”,希望大家耐心等待。

  学校

  多处裂缝学校已成危楼

  地震后,天全县中学的教学楼发生多处裂缝,学校暂停了所有教学活动。21日,学校在教学楼前的广场搭起了临时帐篷,部分学生开始陆续返回学校。

  昨天上午9点,天全县中学的操场上摆着百余帐篷,900余名高三学生在帐篷中进行自习。学校教学楼在地震后多处出现“X”形裂纹,不少教室内还能看到学生们撤出学校后还没来得及取走的学习用品。

  天全县中学高一学生杨雅倩在地震后一直为灾情到处奔波,她是学校学生会的成员,在地震发生后,她和同学自发组织了志愿者队伍,她希望发一些传单,让家乡的灾情被更多人知道。

  她告诉记者,现在天全县的老城区受灾很重,大部分房屋都成了危房。“现在我们这里的救灾物资还很缺乏,帐篷也不够用,昨天我还在自己家的危房里住了一晚。”

  46顶帐篷收到第一笔捐赠

  “地震发生时,学生撤离得很有序,只有一两个崴脚的”,该校薛校长称,从宿舍到教学楼,在震后均出现了大小不一的裂纹。在经过当地建设局的检测后,确定该校的宿舍楼及教学楼都为危房,“现在高一高二的同学已经回家,高三的同学们在学校操场上进行自习”。

  目前,天全县中学的救灾物资也仅仅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就是馒头加矿泉水配一根火腿肠”,薛校长称,救灾物资目前仅能保证学生吃上馒头和火腿肠,而且捐赠的火腿肠马上就要吃完了,“目前都是在吃学校食堂存下的饭菜,但这些也支撑不了几天了”。

  学校一位老师告诉记者,目前除了食物,最重要的是能有大型的活动板房当做教室,“没有教室,学生们只能在帐篷里自习,而无法上课,解决不了复课的问题”。

  据了解,从地震发生到现在,只有一笔社会捐助到达天全县中学,为其捐赠了46顶帐篷。昨天上午11点半,天全县民政局为天全县中学送来了500箱方便面,暂时解决了学生们的“燃眉之急”。

  经四川省教委进行协调沟通决定,天全县中学的900余名高三学生将于明日下午乘坐大型客车异地复课。虽然解决了高三学生复课的问题,但物资匮乏仍然困扰着薛校长,高一高二的同学一复课,天全县中学会需要更多的食品及帐篷等物资。

 

每日要闻 更多
-中非商业峰会在南非举行
-中国南非建交15周年招待会在京举行
-中国人民对外友协与南中友协缔结友好关系
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在南非举行
-南非共和国驻华大使兰加博士在北京首都机场讲话
-南非-中国人民友好协会在南成立
 
人物 更多
-与狮共舞——非洲草原上保护野生动物的中国人
-葡萄酒杯中窥人生
-交流带来合作
-非洲的星空—— 一个中国人眼中的多彩苏丹
-交流之路,越走越宽
 
高端访谈、专访 更多
-陈众议:守护中文,守护“中国梦”
-潘鲁生:如何加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
-南非驻华大使:金砖国家有望合作构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卢沙野:金砖国家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艾平:中非党际交流面临挑战和机遇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