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人物 文化 简讯 我的非洲故事 经济 高端访谈、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为中国国际影响力喝彩
-上海自贸区一周年
-金砖峰会正式设立金砖银行
-就业难下的新选择——自主创业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文化传通网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与非洲> 简讯
 
从国家自主贡献文件迈向巴黎气候大会
更新日期: 07 02, 2015 来源: 新华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从国家自主贡献文件迈向巴黎气候大会——专访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高风

   6月30日,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备受世界瞩目的国家自主贡献文件。至此,覆盖全世界碳排放量约60%的国家和地区都已公布了各自的自主贡献文件。

  “作为碳排放大国,中国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为12月份巴黎气候大会的成功举行注入了正能量。”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高风1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此次发布的中国自主贡献文件目标包括确定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年、降低碳强度、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和增加森林蓄积量四个方面。对此,高风表示,这些目标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实现这些目标也并不容易,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

  “比如2030年实现非化石能源在能源体系的比重达到20%的目标,外界就有人持怀疑态度。按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测算,这个量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发电总量,所以难度可想而知。”高风说。

  自主贡献文件显示,2014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2%。2020年的目标是达到15%左右,2030年的目标是实现20%左右。

  “这就意味着每年约一个百分点的增长。由于基数在逐年增加,所以越到后面也就越难。”高风说。

  中国是世界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年目标的唯一发展中国家,60%-65%的碳排放强度降幅比很多发达国家力度都要大。

  高风说,中国之所以付出如此巨大的努力,主要是基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当前中国的经济要素成本在提高,如果经济结构不转型升级就没有出路。而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淘汰过剩产能,提高清洁能源、新兴产业比重,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应有之意。

  他坦言,构建低碳的能源体系和节能的产业体系实现起来并不简单,需要国家从发展战略上做出改变。报告提出,将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我国钢铁年产量约9亿吨,是美国的八、九倍,把这么高的量降下来,没有坚定的决心和体制制度优势,根本做不到。”高风说。

  对于备受瞩目的巴黎气候大会能否取得成功,高风持乐观态度。“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各国合作的政治意愿非常强,大家都认同要在2015年底达成气候变化新协议,不能再错过这个关键的时间窗口”。

  去年年底,中美就气候变化发布联合声明。今年以来中国又陆续与印度、巴西、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发布了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高风说,各方所持的观点有很多共同之处,包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只是如何落实尚需谈判。

  据他介绍,巴黎大会要取得成功,应在四个方面着力:达成新协议;各国按时提交自主国家贡献文件;解决资金问题;动员地方、企业和公众参与。

  “不可否认,目前公共资金的缺口还很大。”早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发达国家就承诺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筹资300亿美元的快速启动资金来资助发展中国家,然而至今仍未兑现。

  高风表示,根据发达国家的另一项承诺,到2020年每年将筹资1000亿美元用于资助发展中国家,但目前只筹集到约100亿美元。

  能否破解资金难题,很大程度上关系到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的成败。此外,协议还要考虑到减缓、适应、技术、透明度和能力建设等要素。“六大要素要在新协议中得到充分反映,这样才能反映国际社会的共同诉求。”

 

每日要闻 更多
-推动电视数字化,促进中非文化交流
-201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
-“汉语桥”南非赛区预选赛成功举办
-《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十大亮点
-中国国防白皮书向世界传递的信号
 
人物 更多
-与狮共舞——非洲草原上保护野生动物的中国人
-葡萄酒杯中窥人生
-交流带来合作
-非洲的星空—— 一个中国人眼中的多彩苏丹
-交流之路,越走越宽
 
高端访谈、专访 更多
-为中国国际影响力喝彩
-中南合作,硕果累累 ——外交部非洲司司长林松添接受《中国与非洲》杂志专访
-张德江委员长访非访俄将传递重要信息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答记者问
-陈众议:守护中文,守护“中国梦”
-潘鲁生:如何加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