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融时报消息,富士康(Foxconn)今年动辄见诸报刊头条。这家装配iPod的台湾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制造企业。
今年4月和5月,富士康位于深圳的工厂发生了一连串自杀事件,10多名年轻工人跳楼身亡。这些接踵而至的可怕事件,暴露了许多中国工厂里刻板而重复的工作条件。
不过,在中国另一场重要的变化中,富士康也走在最前沿。该公司计划彻底改组中国业务,逐步将大部分生产迁至内地省份。
以为苹果(Apple)代工的产品为例,富士康正计划将部分生产迁至北部的天津和中部的河南省。该公司正在与河南省会郑州的地方政府进行商谈,计划在那里兴建一座大型工厂。
这样做的绝不止富士康一家,整个中国的经济地理正在出现大范围转移。部分制造业基地正从较为富裕的沿海地区迁至内陆省份。这种向内地转移并不是新鲜事,一些公司十年前就开始制定此类计划了,只不过在过去两年有所加速。
这种转移对中国经济可能意义重大。
迁往成本较低的城市,有助于保持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促进这些地区新的现代消费者阶层的形成。
此外,在出口行业面临西方国家需求疲软、一些沿海城市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情况下,向内地的大举投资还有助于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
不过,尽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中部的扩张,但也有一个巨大的风险可能阻碍其快速发展。中国经济严重依赖投资,而这种情况在几个中部省份尤为明显。根据安徽省政府发布的数字,去年,该省投资占GDP的比重超过90%。而在湖北省,这一比例为64%。
不过,这些数字可能更令人怀疑中国省级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现实经济的问题也许没有那么严重。例如,假如安徽省的官方数据是准确的,那么该省的消费就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这不大可能。
但不论如何,这些数字也值得警惕:如果中国政府出于某种原因(如通货膨胀出现飞涨苗头)而不得不突然降低投资规模,中部省份的经济可能骤然减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