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非洲国家采取了"坚决而又谨慎"的宏观经济政策,通过各种手段和机制来减缓危机对自身经济所造成的冲击。现在,非洲经济正在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非洲开发银行发展研究部主任莱昂斯·恩迪库马纳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这样说。
恩迪库马纳还说,一些非洲国家甚至实现了期盼的增长,但整个非洲经济要想彻底消除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重新走上强劲增长的道路,还需要应对诸多挑战。
恩迪库马纳说,金融危机之初,一些经济学家低估了其对非洲经济的影响,理由是非洲国家还没有真正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但他们很快认识到非洲经济不仅难逃此劫,并且还深受其害。他说,非洲受害最深或受冲击最重的国家都具有过分依赖国际市场需求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共同点。
因此,对于今后非洲经济的发展,恩迪库马纳认为,非洲经济要想重新实现强劲和持续增长,首先需要调整现在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应该"过分强调稳定而牺牲增长"。在此基础上,非洲国家还应对现有的经济结构进行改革,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现代化企业和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等。
此外,非洲国家还应积极、主动和充分地利用经济全球化这一发展趋势,把吸引外国民间资本,特别是外国建设性私人投资作为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重点。第三,非洲国家应继续推动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发展区域经济和区域贸易来提高抵御金融和经济危机的能力,减少外部危机对本国经济的冲击。
恩迪库马纳特别强调,非洲国家必须努力寻求产品出口和贸易伙伴的多元化。事实证明,在这次危机中,一些只依靠一两种原材料出口或只面向欧洲市场的国家,所遭受的损害最为严重。而一些建立了多元经济和多元贸易的国家,特别是同"金砖四国"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建立了经贸关系的国家,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所受到的损害则相对较轻。
在谈到非中关系时,恩迪库马纳指出,中国一直都在密切关注非洲的发展,中国对非洲的投资,特别是对非洲基础设施的投资最近几年一直在成倍增长。更重要的是,双方的合作实现了双赢:非洲支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得了实际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