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经结束的2010年度央企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 “新掌门”王勇开始为盘踞着24万亿国有资产的央企 “国家队”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指路,他设想中的 “十二五”规划将是以深化企业改革为支点,更突出强调 “做强做优”。
与此同时,包括央企在内的国有大企业未来5年也将迎来一番整体上市的高潮。此外,虽然国有经济战线拉得太宽的问题在国资委内部也得到承认,但此时仍看不到收缩国有经济战线的明确信号。
为此,业内专家提出,下一步的国有经济改革,一定要设立时间表。改革的时间表可以是,在 “十二五”期间,央企的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全部完成,国有资本的分布显著收缩,绝大部分企业实现混合性股权多元化或者法人整体上市,并且建立完备的董事会制度。
对于国有大企业来说,未来5年,或将成为他们实现整体上市的一个高峰期。相对于 “十一五”期间以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为重点的改革方向而言,下一个5年中国面对的将是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
对象不同,改革的路径也不同。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此前曾表示,在中国现实的国情条件下、在国有大企业改革的现阶段上,已经不能够再简单地沿用前些年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办法,把这些大企业简单地退给别人。
“改革的方式需要一个转变,这就是在国有体制下,依托资本市场对这些企业直接进行市场化改造,通过上市实现公众公司改革。”他说。
他进一步解释说,“具体地讲,直接依托资本市场对国有大企业进行公众公司改革,就是国资委这几年在积极推进整体上市工作。”
在此次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以及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会议上,王勇也对这一目标进行了重申。
他说,2011年首先要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鼓励央企进行不留存续资产的整体上市;主业资产已经整体上市的,通过多种途径实施集团层面整体上市,同时他还表示继续推动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国企整体上市或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
上述国资专家特别指出,未来五年也不能将搞好国有企业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整体上市上,整体上市的目的是帮助促进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和经营机制转换,除了整体上市这一途径外,也应尽可能在集团层面实现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