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首次发布《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白皮书意义是什么?对调整中非经贸结构发展有何作用?
2010年12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发表《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发表关于中非经贸关系的白皮书,目的是向国内外各界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表明中国一直本着"平等相待、讲求实效、实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发展对非经贸合作,合作取得了积极成就,实现了中非的互利共赢,有助于非洲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促进中非共同繁荣与进步。白皮书对宣传中国对非经贸合作的政策和做法,增进国际社会对中非经贸合作的了解,共同营造对非经贸合作良好的发展环境,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白皮书不仅阐述了中国政府在对非经贸合作中的政策和立场,更用大量事实和数据,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非双方在贸易、双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培训、农业、医疗卫生、金融、航空、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白皮书还回应了有关方面的关注。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经贸合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白皮书客观地对中非贸易、中国对非投资、中非能源合作、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充分体现了中非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特点,有助于国内外各界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中非经贸合作。
白皮书对中非经贸合作结构也起到了导向性作用。进入新世纪,在中非合作论坛的带动下,中非双方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援助等领域的合作快速发展,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相关经贸举措的落实也在进展中,双方将积极拓展在金融、旅游、航空、商贸等新领域的合作,引导中非经贸合作不仅注重规模和速度,更要向速度、质量、水平并重的方向发展。
目前,中国对非投资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据统计,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已从2003年的4.9亿美元,大幅增长到2009年底的93.3亿美元。请问中国将如何进一步加大对非投资?
近年来,中非投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非洲已成为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的重点地区之一。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10年11月,中国累计对非直接投资存量已接近100亿美元。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中国对非投资呈现出投资领域和地区不断拓宽、合作方式日趋多样化等特点,投资项目遍布49个非洲国家,并已涉及制造业、采矿、建筑、贸易、交通运输、农业等多个领域。
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实施期间,中方将继续加强对非投资合作,并逐步拓宽投资领域。一是继续推动商签和落实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二是充分发挥中非发展基金、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等融资渠道的作用,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扩大对非投资;三是推进在非贸易合作区建设,带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四是引导和推动对非投资向农业、金融、商贸、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拓展。
毛里求斯晋非经贸合作区目前进展如何?毛方给予中国企业有哪些优惠政策?
该园区是商务部批准的首批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中方投资经营主体为"山西晋非投资有限公司",由山西太原钢铁(集团)公司、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和山西天利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2.6亿元人民币成立。合作区位于毛中部鸠比地区,扩建区位于路易港以北3公里的里奇泰瑞地区,规划面积211公顷。产业定位为加工、物流、旅游、房地产和教育,辅以商业、服务业。
毛政府十分重视合作区项目,除给予扩建区211公顷土地99年租赁权外,还承诺在区外基础设施建设、税收(入区企业进出园区的货物免征关税、增值税)等方面提供了较多优惠政策,并启动了区外道路和供水、电力、污水处理等配套工程建设。
合作区分两期开发。一期开发约70公顷,2009年9月16日开工,目前已投资1.5亿元,完成2平方公里土地平整,建成3.6公里主干道、1.45公里连接道路、3.15公里支路和6.5公里围墙,基本完成2公里道路的水、电、通讯埋管。二期正在详细规划设计中,预计2011年下半年开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