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非洲首席经济学家德维拉扬(Shanta Deverajan)3月2日称,尽管经济增长速度令人满意,目前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仍然差得“令人尴尬”,而且各国政府的治理能力更是制约了现有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作用。
“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发展程度要远低于其他低收入国家,”他说。在他看来,政府的腐败或低效率进一步制约了非洲经济的发展。他列举了非洲四条连接内陆和港口的运输走廊,称每公里的公路运输成本和法国的公路运输成本相近,但运输价格却为全球最高,原因就在于运输公司都被政府独家控制,有些地方的运输公司直接归国王的弟弟所有。因此运输价格居高不下。
“卢旺达是最好的例子,它放松政府管制后,运输价格一下子降了75%”,他在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个非洲发展论坛上说。
对于中国在非投资,他认为中国投资由于大量集中于基础设施,且在某些国家的投资比例独大,因此引起西方国家关注。
“虽然和西方国家的投资相比总量不大,但是,一方面中国在个别国家的投资占绝对优势,比如民主刚果;另一方面中国大量投资于基础设施,对非洲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大家才会如此关注中国在非洲的动作,”他向财新记者表示,但他并未提及中国对非能源投资的影响。
在会上,他对于非洲经济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称由于宏观经济管理能力的提高,22个非石油出口国在过去十年的GDP年增速大于等于4%,且脱贫速度高于发展得更快的印度。
但他也提醒在近十年的非洲各国的GDP增长中私人投资所占比例并未发生大的改变,一直在15%左右,而私人资本的发达程度往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另外,他警惕非洲的石油出口国仍可能陷入“资源魔咒”,必须提高政府透明度和治理能力
“石油出口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石油出口收入直接进入政府腰包,民众根本不知道数额到底有多少,因此无法有效监督政府开支,”德维拉扬说。
他提出可以尝试让石油收入归于民众,然后政府通过征税的方式获得收入。“这方法听起来很疯狂,但对于加纳等已经有了良好的税收体系的国家,这并非不切实际,但最大的困难是政府是否愿意放弃这一(直接取得石油收入的)权力,”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