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服务信息 人物 文化 简讯 交流 经济 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中非关系:新年迎来新机遇
-从梦想到现实
-祖马访华和中非贸易再创新高
-一个中国总理与非洲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与非洲> 每日要闻
 
苗圩:四方面保障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力
更新日期: 03 21, 2011 来源: 证券日报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3月21日证券日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论坛上谈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的技术突破和重大的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

苗圩说,目前,中国现有的增长模式日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约束趋于强化,主要资源性产品消费占全球总消费的比重明显的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单位产品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也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二是产业结构矛盾和问题十分突出。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2010年,中国的专利合约条约、国际专利的申请量仅居世界第四。苗圩表示,政府决定把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个方面作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增强中国社会可持续的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也是构建产业竞争的新优势、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一种必然选择。他认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以创新为驱动力,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必须要处理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关系。首先,大多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能凭空而为,必须依赖于传统产业所形成的技术积累、制造能力、产业组织等基础的支撑。其次,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重要方向是发展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并不等同于落后产业,通过技术的创新、组织的创新和管理制度的变革,传统产业也可以转变成为新兴产业、现代产业。第三,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迫切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牵引和带动。

二是必须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主攻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创新驱动的特征,同时也遵循着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产业兴起的基本路径。首先,必须选择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并且能够实现突破的若干重点方向,加快突破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其次,必须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中国的创新政策包括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也包括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第三,必须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如果科技成果无法跨越创新过程的死亡之谷,也就缺乏了创新的源泉。要充分利用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支持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项目,在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催生新兴产业。

三是必须坚持把商业模式的创新作为强大的动力。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同等重要,特别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加速融合,推动生产体系的重构,甚至成为新经济(310358,基金吧)的显著特点。

四是必须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重要的支撑。这方面一是要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放宽准入的门槛,简化审批的程序,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体制的改革,为各种资本有序的进入和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的保障;二是要综合运用产业、税收、财政、金融等手段,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激励功能,有效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源优化的配置;三要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技术标准,切实保障创新者的权益。

 

每日要闻 更多
-李克强:将实施18个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
-中国风能企业瞄准非洲市场
-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居民收入增幅将超GDP
-世行首席经济学家谈南非经济优势
-核电发展战略突转 中长期规划面临再修编
 
人物 更多
-科托努的女站长
-佛得角两代歌后唱响北京
-一个乌干达人的东方情结
 
专访 更多
-“互信和共赢”是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成功之道
-谢亚静:中非贸易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非合作:有别于西方的新模式
-肩负使命的人
-发展的奇迹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