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服务信息 人物 文化 简讯 交流 经济 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中非关系:新年迎来新机遇
-从梦想到现实
-祖马访华和中非贸易再创新高
-一个中国总理与非洲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与非洲> 每日要闻
 
铁道部总经济师称高铁债务水平安全可控
更新日期: 03 31, 2011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近来,“高铁是否会拖累中国经济”之类的猜测日渐升温。对此,中国铁道部总经济师余邦利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大规模的高铁建设资金完全有保障,不会导致债务危机。高铁不但不会拖垮经济,更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高铁的建设和运营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活力,在给城市经济带来便捷和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人力、技术和资金的大流动。

1月11日,长吉城际高铁首次通车。长春和吉林同城化,形成了半小时生活圈,人们共享两地资源成为现实。伴随高铁建设而来的是,长春、吉林两市依托交通走廊,形成一条工业走廊和城市带,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和张力。

纵跨湖北、湖南、广东三省的武广高铁已经运营一年多,随着粤湘鄂3小时生活圈的开启,旅游业率先受益,武汉市游客人数首次“进”大于“出”;京广线货运能力平均提升10.9%;武汉、广州在轨道交通、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和纺织业等12个领域也展开合作,首批项目24个,总投资达117.6亿元。

余邦利说,高铁经营效益不仅要看一条线、一个项目本身的盈利情况,更要看这条线、这个项目带来的综合效益。高铁使中国城市之间的同城效应得到体现,帮助释放了部分铁路的货运能力;提高了国内市场的统一性,各地区域规划难协调的问题或许将迎刃而解。此外,高铁是新技术的运用与节能环保的典范,与未来的国家整体竞争力密切相关。

 

每日要闻 更多
-工行行长:存准率每上调50基点将减利息收入7亿
-中国式“收入倍增计划”开局 将引爆内需消费
-资金面宽松超预期 4月或现密集调控
-新兴市场全球抢购资源 印度对外并购规模首超中国
-央行为境外机构进军境内铺路
 
人物 更多
-科托努的女站长
-佛得角两代歌后唱响北京
-一个乌干达人的东方情结
 
专访 更多
-“互信和共赢”是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成功之道
-谢亚静:中非贸易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非合作:有别于西方的新模式
-肩负使命的人
-发展的奇迹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