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服务信息 人物 文化 简讯 交流 经济 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中非关系:新年迎来新机遇
-从梦想到现实
-祖马访华和中非贸易再创新高
-一个中国总理与非洲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与非洲> 每日要闻
 
大公给予中国银行业“稳定”信用评级展望
更新日期: 04 21, 2011 来源: 新华网北京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记者李延霞

新华网北京4月19日电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19日发布《中国银行业2011年信用风险指引》报告,对中国主要银行信用风险状况进行最新评价,并对中国银行业信用基本面给予了“稳定”的展望。这是大公连续第七年发布中国银行业评级报告。

据介绍,此次评级结果是大公在对国内商业银行财务实力和获得外部支持可能性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根据可获得的外部信息和公开资料对20多家国有股份制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机构信用状况进行深度分析、研究和信用跟踪评级做出的。

此次评级包括银行主体信用评级和银行个体财务实力评级。主体信用评级调升的银行包括:民生银行、深发展、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江苏银行、包商银行、重庆银行,个体财务实力调升的银行包括: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深发展、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包商银行、重庆银行。

展望2011年,大公认为,虽然2011年银行业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监管要求更高、信贷增速控制以及房地产调控所带来的风险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受益于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银行近年来的改革和日益增长的风险管理能力,中国银行业整体的财务实力仍将继续提升,大公国际对中国银行业2011年信用评级展望为稳定。

同时,大公对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做出警示与展望:一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将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扩张和流动性管理造成一定影响;二是不断提升的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将进一步增加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三是市场化竞争日趋激烈对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作为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大公十几年来对中国银行业进行了持续跟踪评级研究,自2004年起开始向社会发布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年度报告。

 

每日要闻 更多
-上海拟在浦东试点“离境退税” 将向中央提申请
-中国首次对长江干线航道建设规划实施环评
-中国疾控中心:雀巢等婴儿食品重金属未超标
-我国2020年将建成8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易纲:IMF应继续在管理层遴选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人物 更多
-科托努的女站长
-佛得角两代歌后唱响北京
-一个乌干达人的东方情结
 
专访 更多
-“互信和共赢”是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成功之道
-谢亚静:中非贸易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非合作:有别于西方的新模式
-肩负使命的人
-发展的奇迹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