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服务信息 人物 文化 简讯 交流 经济 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中非关系:新年迎来新机遇
-从梦想到现实
-祖马访华和中非贸易再创新高
-一个中国总理与非洲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与非洲> 每日要闻
 
非洲六国科研人员在汉接受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培训
更新日期: 04 21, 2011 来源: 新华网武汉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记者黎昌政

新华网武汉4月16日电 来自非洲肯尼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卢旺达、马拉维6个国家的22名科研人员,16日结束了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的考察,从武汉出发前往上海辰山植物园进行考察和交流。

从6日开始,这批科研人员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的安排下,接受植物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项目负责人王青锋研究员介绍,此次培训为期两周,是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重点项目“东非植物生物多样性合作研究”的辅助项目,旨在加强中非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研究方面的合作,中方负责研究人员培训、野外考察和开展相关实验研究等。

王青锋介绍说,参加培训班的学员大多为非洲国家的大学青年教师,他们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接受了保护生物学、入侵生物学、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组学等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培训。此次培训旨在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增强对新技术的了解。此次培训活动的开展,为建立中国与非洲各国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利用合作沟通的渠道,以及开展更广泛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项目安排,中国还将与肯尼亚合作,建立植物园、联合实验室、野外生态观测站和中肯生物多样性联合研究中心。王青锋说,依托中国在植物园建设方面的成熟经验、技术和人才,中方将在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和技术等方面给予指导。

 

每日要闻 更多
-工信部:“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业有六大任务
-大公给予中国银行业“稳定”信用评级展望
-上海拟在浦东试点“离境退税” 将向中央提申请
-中国首次对长江干线航道建设规划实施环评
-中国疾控中心:雀巢等婴儿食品重金属未超标
 
人物 更多
-科托努的女站长
-佛得角两代歌后唱响北京
-一个乌干达人的东方情结
 
专访 更多
-“互信和共赢”是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成功之道
-谢亚静:中非贸易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非合作:有别于西方的新模式
-肩负使命的人
-发展的奇迹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