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国家对于西方正在从过去的“敢怒而不敢言”向“既敢怒又敢言”转变 ———
据法国媒体报道,非洲财政、金融部长上周六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春季会议上表示,非洲国家需要中国的援助,因为他们无法从传统合作伙伴取得支持,并认为西方对中国援助非洲的批评毫无根据。
“依赖中国融资是好事”
据报道,多哥、乍得、莱索托、津巴布韦等几个非洲国家的财金部长16日在华盛顿召开了联合新闻发布会。法新社援引多哥财政部长阿亚索尔的话说:“多数非洲国家都无法进入市场借贷,被迫转向提供优惠融资的国家,而这个来源其实非常、非常有限。”
尽管西方批评者认为,中国援助非洲其实是一种剥削,只会为中国商家提供进入非洲的宝贵机会,不过阿亚索尔却觉得,非洲发展中国家日趋依赖中国融资是“一件好事”。他同时承认事实上非洲国家并没太多的选择。他说:“我们被迫转向中国借贷,因为中国提供我们国家优惠而且负担得起的贷款。”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报道,这位部长还说,中国正在对非洲发动一场“魅力攻势”,这是很好的事情。
“传统合作伙伴会让我们失望”
乍得财政和预算部长恩古卢则表示,中国提供了可靠且优惠的融资机会,为急需打造基础设施,但为成本问题而烦恼的国家提供协助。他举例,乍得在中国的协助下,得以建造一座炼油厂和一座水泥厂。他说:“如果当初我们向传统合作伙伴提出要求,他们肯定要我们打消建造念头。”
记者在中国驻乍得使馆上查询到了该炼油厂的信息。4月9日,中国驻乍得大使杨广玉、乍得石油和能源部秘书长卡塞尔等出席了中乍合资炼油厂常压装置机械完工仪式和员工生活营地竣工仪式。卡塞尔秘书长表示,自2007年签订合资协议以来,通过中乍双方的不懈努力,一座崭新的炼油厂拔地而起。它是乍得能源独立的希望所在,将为乍得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中国驻乍得使馆参赞钱进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炼油厂是中乍最大的合作项目之一。其实美国某石油公司也曾对乍得的石油资源进行过勘探,但因为乍得市场狭小,建设炼油厂成本高昂,没有进行投资。最终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接下了这个项目。炼油厂将在今年6月建成投产。
“避免非洲国家债务水平上升”
几位西方国家的财政、金融部长表示,低成本的中国融资能够帮助非洲国家避免因为昂贵的借贷而导致债务水平上升。中国驻刚果(金)使馆经商处一秘徐兴元对本报记者说,这其实是对最近一段时间西方媒体频频指责中国贷款给非洲的反驳,“以刚果(金)为例,IMF和世界银行批准它重返重债穷国,免除了以往债务,但同时也基本不再向其提供新的援助。这样,刚果(金)实际上从西方国家获得的资金非常少,反倒是中国能够提供优惠贷款。但一些西方媒体却借此称,中国向刚果(金)贷款,提高了它的债务水平。” 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中国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向非洲国家提供了无偿援助、优惠贷款、优惠买方信贷等多种形式的援助。据介绍,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的优惠贷款利率远低于商业贷款,有的仅有1%。钱进对记者说,中国贷款不仅利率低,而且中国从不催促对方还贷。
“中国投资不会损害我们的主权”
几位部长指出,中国的援助并不附带任何条件,如要求受惠的国家推动改革或有更多的透明度等。这却遭到作为非洲传统合作伙伴的西方国家的批评。莱索托财政部长塔哈内说:“我们非常欢迎中国投资,这与某些人说的不一样。中国的投资不会损害我们的主权。”
钱进参赞表示,几位部长的话其实是说出了中国援助和西方援助的最大不同。“西方国家的援助通常附加政治条件,比如选举、人权、民主、透明度等等,其援助侧重点主要在上层建筑,而中国为非洲国家做了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给老百姓带来实际的好处,而且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更加适合非洲的‘胃口’。”
“目前非洲国家的贷款可负担”
乍得财政和预算部长恩古卢说:“眼前较为重要的是,目前非洲国家的贷款是他们所能负担的。这对于我们意义很大。即便西方的批评不无道理,我依旧不认为这对非洲来说是件坏事。我们为了一些工业项目借债,而这些项目本身的盈利就可以偿还债务。”
中国驻多哥使馆经参处相关官员对本报记者说,中国对多哥的援助主要集中在多哥的优先发展领域,比如农业、卫生、基础设施、教育等,“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提出要帮助非洲建立100所农村小学校,多哥占了两所。”
这位官员还说,中国还为多哥提供了很多紧急援助,比如2008年7月多哥遭遇30年一遇的洪水,南北主干道1号公路上75公里处桥梁被洪水冲毁,造成南北交通大动脉中断。应多哥总统和政府的紧急请求,中国政府快速反应,指定中国路桥工程公司负责该项目的设计与施工,用最短的时间修复和新建了多座桥。
几位部长还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到了贷款的用途。恩古卢表示,“这些贷款不会像六七十年代那样被挥霍。”钱进参赞对记者说,这一表态一方面是乍得政府对防止腐败、严格贷款使用的表态,实际上也暗含着对西方国家援助人员在非洲待遇过高的不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