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服务信息 人物 文化 简讯 交流 经济 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中非关系:新年迎来新机遇
-从梦想到现实
-祖马访华和中非贸易再创新高
-一个中国总理与非洲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与非洲> 每日要闻
 
辽宁省旧石器考古收获新器型
更新日期: 05 25, 2011 来源: 新华网沈阳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李克瑶 万玉萍

新华网沈阳5月25日电 辽宁省文物考古部门近日披露了在与吉林大学合作为期一个月的专题考古调查中,相继在沈阳、本溪两地发现大量旧石器遗存,并首次在辽宁发现“剥片尖头器”和“桂叶形尖状器”的工具以及“石叶工业类型”新器型。

据介绍,在康平和法库两县进行旧石器考古调查中,于秀水河和辽河的II、III级阶地上,共发现旧石器地点14处,石器1029件(极少部分出在地层内),其中包括石片、石核、一类工具(石锤、石砧)、二三类工具(刮削器、尖状器和砍砸器等)。可以分为大石片石器、小石片石器和细石叶3个工业类型。年代跨度为3万多年至1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不仅填补了该地区没有旧石器的空白,还将该地区的历史向前提了2万多年。

5月初在本溪和桓仁两县的调查中,在汤河、太子河、大雅河、富尔江和浑江等河流的II、III级阶地上,共发现旧石器地点18处,石器661件(少部分出在地层内),石器类型包括石片、石叶、石核、一类工具(石砧、石锤)、二三类工具(刮削器、尖状器、钻器、桂叶形尖状器、剥片尖头器、手斧和石球等)。调查中还发现,在该地区广泛分布着以庙后山石器为代表的“大石片石器工业类型”,仅一处地点为“石叶工业类型”。年代跨度为30-1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

此外,参加考古调查的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陈全家教授说,此次旧石器调查发现的旧石器、新石器和青铜器时代地层叠压关系,为辽宁的旧石器考古研究增添了新的资料,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每日要闻 更多
-激情五月 探索非洲
-中国企业海外“围城”:急着去上市 赶着去退市
-干旱推升粮价上涨预期 关注国内外双重叠加效应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首都各界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贾庆林出席并讲话
 
人物 更多
-科托努的女站长
-佛得角两代歌后唱响北京
-一个乌干达人的东方情结
 
专访 更多
-“互信和共赢”是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成功之道
-谢亚静:中非贸易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非合作:有别于西方的新模式
-肩负使命的人
-发展的奇迹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